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作者又再一次给了我们清晰的知识这个概念。
所谓知识指的是能够指导我们做出更好的决策,并且长期来看更可能给我们带来更好结果的那些信息。
我们可以简单把能否知道我们做出更好的决策,简化为是否有用。
于是分辨知识就很容易了,无非是问自己两个问题。
在知道这些之后,我的哪些决策会随之改变?
从长期来看,这些东西可能为我带来哪些想得到或者想不到的好处?
你可能见过很多人在40多岁的时候说类似这样的话,“唉,年轻的时候不懂事儿,早知道就多读一点书了……”,有这种想法的人在人群中比例很高,但他们已经没有办法了,他们彻底回不去了,然而他们还有更为无奈的事情,他们之所以把这样的话讲给自己的孩子听,显然是出于真诚的劝说,但是他们却没有任何可能让自己的孩子明白这些话的含义。
一代又一代的人,大部分都是如此问题出现在哪里,作者的观察和结论是这样的,他们在思考知识价值的时候,只考虑有用与没用,却忽略了一个更为重要的维度短期与长期,大多数人在判断知识的用处是心里都很理性,例如我想学游泳的东西,而不是没用的东西,这很好没有错,但是与此同时他们可能忽略了一个可能更为重要的理性依据时间,你想啊短期有用的东西,长期不见得有用,短期没用的东西不见得长期没用。
而上面那些无法让孩子信服的,是因为自己的反应过来而“无奈”的人所面临的无法言说的尴尬在于他们只体会到了痛,就不知道问题究竟出现在哪里,他们甚至到死都不明白,他们只不过是因为从未认真对待过“长期”这两个字才搞得自己“死因不详”。
有些知识能繁衍出更多的知识,于是他们显得更高级,也更有价值。
知识是否可以碎片化呢?这显然是误解你的概念不清晰而造成的混乱,事实上被碎片化的只是时间而不是别的。
碎片化的信息无法直接构成知识,这像什么呢这就好像虽然房子确实是有砖头构成的但若仅仅是一堆砖头落在那里,我们完全不可能称之为房子。房子是有构架的,知识是体系的,碎片化的信息顶多是一块块砖头而已,而要让它成为房子的一部分,除了架构之外,还有很多东西,例如水泥钢筋。
我们学很多东西的理由是,谁知道他在什么时候会有用处呢?很多时候人们会出于相同的原因而做出截然相反的角色,很多人在面对谁知道他在什么时候会有用处的这个理由的时候,做出了截然相反的选择,除非你确切告诉他在什么时候这个知识会有用处,他才会去学习。
只有博学的人才有融会贯通的能力,不是在学习的时候莫问前程,暂行好事是最优的策略,因为肯定会有一个天然的回报融会贯通,而且融会贯通的效果一旦出现了,就说明另外一件天大的好事同时出现了体系化自动形成。
所谓融会贯通,本质上就是在那些清晰准确必要的概念之间建立清晰准确必要的关联的过程,这不就是让我们变得更加聪明,让我们操作系统变得更加高级的过程吗?
除此之外,除了增加节点数量,还有一个重要方法,就是主动增加链接,评论中间链接的方法也非常简单,就是经常问自己这么一个问题,这个概念这个道理还能用在什么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