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9.17】阳明病,不能食,攻其热必哕。所以然者,其人本虚,胃中冷故也。
2、 肠胃虚的嗝气你可以用的方子,如果是用经方的话哦,四逆汤也可以用,理中汤也可以用,吴茱萸汤也可以用。所以呢,这个四逆、理中、吴茱萸其实你都可以用下去哦,用的时候你外挂石膏知母。就是说,白虎汤的知母还是有用的。因为它在消化轴还是能够把水往下面带,能够拉走消化轴的水。所以,这个你用白虎汤里头呢,加这个苍术啊干姜啊也是可以的;你用四逆、理中、吴茱萸呢加石膏加知母也是可以的。所以这个进退大概就是在这个范围里面,那这个用合方的方法就好。
3、 当一个人发阳明病的时候,你一定要观察:吃饭,他到底能不能吃饭,会不会一吃就要吐,那能不能吃饭;小便怎么样;大便怎么样;出汗的状况怎么样;体温的状况怎么样;脉象怎么样。这种种都要搞清楚了。
4、 【9.18】阳明病,脉迟,食难用饱,饱则微烦,头眩,必小便难,此欲作谷疸,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 然者,脉迟故也。
5、 调胃承气因为他的燥屎还没有成形,他那个热像跟那个白虎汤证的热像是有一点像的,所以到时候分这两个倒是要花一点点力气。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真的分不出来又有什么关系,反正开下去两个药都会有效。
6、 阳明病因为有大便燥结在肚子里面,我们基本上认为他消化道会堆东西的。所以,下之前呢是腹满的,可是下之后,如果你开药开对了,他的这个腹满就会消退,随着大便走掉了。可是如果你下了之后呢,他的腹满没有消退,那代表你这个下法是用错了,反而把这个人打虚掉了,消化道更加的不会动了。
7、 脾胃这边很湿,偏寒,而且有痰饮的时候,他吃了饭之后脾胃之气一定更被消耗掉一些,脾胃之气是分化了这个水谷之后,让你的清气能够上升到头部,让你耳聪目明的。那如果你的脾胃已经被这个湿啊或者是痰饮拖住了,那你消化的时候,吃完了之后身体会觉得烦,因为烦这个证有的时候是来自于热,有的时候是来自于阳不胜阴。
8、 【9.19】阳明病,法多汗,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此以久虚故也。
9、 阳明病发烧了,可是不出汗,反而身上发痒,这样的一个状态,我们就会知道这个人的体质是一个虚劳的底,那面对这种虚劳的底的阳明病呢,比如说这个人他看起来可能已经是调胃承气汤证,甚至是大承气汤证了,那你这个时候就要知道说,大小承气汤都太猛,调胃承气汤也会把他搞虚,那这里用药可能要退到人参白虎汤来清这个热。如果他还是有热的话,那就退到用人参白虎汤来清这个热,因为白虎汤发阳明的热比较不伤元气,并且加了人参可以补充津液,让他有汗可发。那如果是这个人的便秘,因为白虎汤不是直接指向便秘,那如果这个人他的便秘,你照理说是要用承气汤来下的这种证型,但是遇到这样的一个状况,不出汗,又发痒的人,那你呢就要退。就是你用的下剂呢,可能要退到那个猪胆汁灌肠法啦,蜂蜜煎的那个导大便的方法,或者是只能吃吃麻子仁丸。
10、 【9.20】阳明病,反无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呕而咳,手足厥者,必苦头痛;若不咳、不呕、手足不厥者 ,头不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