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做饭的时候,小外甥女来我家了。我一开始忙着做饭,让她自己玩,然后发现她手里拿着她写完的本子纸,突然想起来是昨天我和她说的,今天教她叠折纸。
我可不能做一个失信的大人。于是对她说:“你先自己折一会纸,等我把锅做上,我就教你折纸。”
等我把锅做上时,她还乖乖的坐在床边,自己琢磨着折纸。昨天我在她家给她教了一个垃圾桶,但是因为垃圾桶有一个斜边平行折叠,她怎么也学不会,我想着可能是她还太小了,不能够理解那个纸的变化,所以想给她叠一个简单点的让她学。
在抖音扒拉了一下,扒拉了一个纸篮子,感觉挺简单的,然后我就叠给她了。只不过她还是学不会。我只好对自己说给小孩子折纸嘛,都是这样,耐心一点,她学不会,你就叠给她玩算了。昨天那个垃圾桶就废了她好多的本子纸才教会一点。
小外甥女给我说:“姨姨,我的垃圾桶没了。”“那去哪了?”我以为她的垃圾桶被她丢了。
“我带到学校里去了。”
“哦,那还在学校里呢。”
“没有啦。”
“怎么没有啦?”
“我同学她说她想要,然后我给她了,她自己放到书包里了,但是她自己说她没有了。”
“嗯?你亲眼看到的吗?”
“对。”
“男孩女孩呀?”
“女孩。”
“她在说谎呀!”
“对,我都看到了,她说没有了。”
“那我们下次不给她了。”
“我下次不和她玩了。”
我把成型的小篮子给小外甥女,“可以把它拿到学校里,送给小朋友,可以每天来我这里,我都给你叠。你要是想学的话,我就教给你,要是学会的话,朋友想要学,你可以教给她。”
小外甥女点头同意,拿着自己的小篮子玩耍。
突然想起小学我那个时候也很喜欢叠纸,可能是小学的折纸方法很简单,不管是什么样的折纸,我只要看到别人折一遍,我就会折了。那段时间甚至因为我的这个特殊功能特别受欢迎。
毕竟并不是每个人都有一双灵巧的手。当时,有一个同学,她每天都会有折纸,她有很多新花样的折纸,都是她家里人交给他的。然后她再做给我们,我们都非常的惊叹。
我因为折纸时过目不忘,看过她折一遍,我自己就能做个成型。吸引了好多人的目光,得到了许多人的夸奖,她可能是不高兴了。在折纸时候,直接不让我看了。但是却让其他人看,因为她知道其他人折不出来。
那个时候真的很难受,我只是很好奇怎样折出来的而已,但是就因为自己能够折出来,受到了排挤,其他人为了看到好看的折纸,不会告诉我那个同学折纸的步骤,甚至在她折纸的时候,也会刻意的挡住我的视线。
那个时候真的很委屈,我只是觉得折纸很好玩,折出来的纸很漂亮,有什么错误吗?为什么就要因此而排挤我呢?当时我就想她能够折那么多纸,都是因为她家里有人可以教她而已。如果我家里也有人,可以教我折的话,我才不会像她那样。如果是我的话,我一定教给我家的小孩,而且我还让他们都交给别人,这样就不会有人折纸也不让别人看了。
十二岁的我不会想到二十二岁的我在教给四岁的小外甥女折纸,二十二岁的我是否还能想起十二岁时受到的委屈。
我只是在教给小外甥女的折纸吗?不,我也是在教给曾经那个幼小的自己。
童年时无法理解的遗憾,总会在成年的某一天终于释怀。
我曾读过一句话:人终究会被年少不可得之物困其一生。
但是某天我读到了后半句:却也终会因为一时一景,一事一物,解开终身之困惑。
或许,那个委屈无助的小姑娘已经在一次又一次给他人折纸中长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