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家里发生一件小事,给我带来不少的反思。
事情是这样的,上午带儿子出去逛街的时候买了一个新的玩具小汽车。下午的时候,他和奶奶又去了次超市,等他们回来,我一开门,看到儿子手里又拎着一盒玩具。当时我两都很尴尬的笑了笑。因为玩具是奶奶同意买的,我只能尴尬的笑笑,然后说了一句“儿子你怎么又买一个?”也没再多说什么。就叫他吃饭了。吃完饭过了一会,儿子突然跑到我身边,挨着我的腿说“妈妈,对不起”。然后我抱着他对他说“儿子,你不用跟妈妈说对不起,我们下次不浪费就好了,家里玩具那么多,买太多玩不过来就浪费了”。儿子点点头,就去玩了。没用我多说什么,自己主动道歉听上去好像值得欣慰,不过我心中还是泛起了一丝不安。
晚上我和老公聊这个事,我问他,你说儿子跟我说对不起,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呢?老公说,这是好事啊,因为他知道自我反思了。如果站在这个角度想,确实是好事。自我反思这事,可能有。不过他反思出来的错误是什么呢?
他现在才不到四周岁,反思出来自己浪费或者冲动消费了,有点高估他了。那他反思出来的错误能是什么?可能就是“我让妈妈不开心了,所以我做错了”。这个原因就是我当时听到他说对不起之后心中那一点点不安和心疼的来源。
不过总体来看这件事还是“喜忧参半”的吧。
喜的是,儿子看到和妈妈的关系问题后,积极解决,他认为说对不起就能修复我和妈妈的关系,我们的关系很好修复,说明他的安全感很好。因为我平日里,如果做了让他不开心的事或者说了不好听的话,我都会及时跟他道歉。如果我是一个永不认错永远正确的家长,我也听不到孩子主动和我说对不起,孩子将来也会是一个嘴硬,自我中心的人。我觉得我这认错的榜样没白当。
忧的是,这件事应了那句话“小孩取悦父母是天生的本能”。我认为他主要还是因为担心我生气,或者我的不高兴给他带来了不安。
所以这件事也给我再次提醒,我要时常反复多次的告诉我的孩子,父母有情绪是父母不会处理自己的情绪,不是你的问题。你要表达自己的想法,我们一起商量着来。不这样重复,孩子一定会主动讨好父母。
因为我这次没有讲太多大道理,给了孩子时间和空间。这也就说明了,只要给了孩子思考的机会,孩子是会反思的。不要让我们给出的建议和要求阻塞了孩子的思考过程。这点也是这件小事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