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娃入园就生病??
很多家长会有这样的疑惑,“为啥娃在家好好的,一上幼儿园就各种生病?”其实,除了个别娃自身体质比较弱以外,原因还有很多:
一、生理特点导致。
“冷”。9月也是一个季节变换的时间,冷热变化比较大,家长担心孩子被冻着,就给孩子穿自己觉得合适的衣服,但是孩子感受到的温度和成年人不一样,而且在幼儿园每天有不少于两个小时的户外活动,穿多了反而会让孩子出很多汗。家长可以给孩子多带一件外套,并且教会孩子说“老师,我冷,想穿外套。” 同时入秋之后,早晚温差较大,孩子在外玩耍奔跑后,大量汗水在捂干的过程中,也会很容易导致着凉。
在教室中:
1、老师会及时关注室内外的一个温差,根据情况给孩子增减衣物,特别是户外游戏运动时。
2、户外游戏完后,回到教室及时让孩子如厕洗手,并坐好老师准备好孩子的水杯,让孩子们及时补充上水分。
3、对于个别身上出汗较大的孩子会及时把衣物用吹风机把吹干,避免孩子难受。
生活习惯
小朋友从被百般呵护的家中送到幼儿园,从饮食习惯和结构变化,到睡眠作息甚至排便习惯,都需要重新养成。比如,有的家长在家对孩子的照顾很细致,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到了幼儿园,饭菜和家里不一样,如果自己不能独立吃饭,吃不好吃不饱也会让孩子焦虑。加上有的家长总担心孩子在幼儿园吃不饱,晚上回家大鱼大肉的又给孩子吃了很多,这样的习惯很容易引起消化不良、积食,造成孩子夜间睡眠质量差,抵抗力下降。有些小朋友短时间内无法适应,从而出现喝水少、挑食、偏食,甚至消化功能紊乱,睡眠缺乏等情况,久而久之,就容易生病了。
在教室中:
老师会着重引导个别爱挑食的孩子采用不同的方法去引导他们不挑食,多吃菜。
及时了解孩子饮食饭量的情况,那些孩子需要增添,那些孩子需要减少,老师做到心中有数。
卫生习惯
在幼儿园,小朋友每天至少要接触十几个小伙伴,但他们防范意识还不强,很多小朋友活泼好动,没有较强的卫生意识,容易发生交叉感染,也极容易造成病从口入。
在教室中:
1、孩子户外游戏后回教室第一时间排队洗手,补充水分,洗手五步法的正确洗法。
如何打破孩子入园生病“魔咒
调整作息规律
要配合幼儿园调整幼儿在家的作息时间,和幼儿园达成一致,保证幼儿生活规律,充足的睡眠是孩子发育的先决条件。宝宝贪玩,夜间不睡觉,家长也熬夜,久而久之孩子过度疲劳,免疫力也会随之下降。所以,家长应及早让宝宝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并教会孩子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在教室中:
1、每天中午的午休老师会引导孩子安静入睡,比如:每天中午的故事聆听就是为了孩子的情绪快速安抚,对于个别孩子不能很好入睡的情况也会坐在床边拍一拍,陪一陪,
增减衣物
入秋之后,温度也没有夏季那么炎热了,但是早晚温差的变化,让不少家长跟着发愁,不知道该如何给孩子穿衣服,穿多了怕中午孩子热,穿少了又担心早上和晚上的时候冷。秋季给孩子穿衣一定要遵循“三暖一寒一凉”的原则,建议尽量让孩子穿棉质的长袖,不需要很厚,在早晚的时候加上一个薄外套就可以了,这样就避免了早晚温差大,孩子容易受凉的问题,也方便老师给孩子穿脱衣服。
教会孩子四句话
家长要教会孩子,一定要大胆表达出自己的需要,比如 “老师,我要尿尿/便便”、“老师,我感觉冷”、“老师,我要喝水”、“老师,我吃饱了/没吃饱”。一定要会说,这样可以有效降低生病的机率。
为了更好的看到孩子饮水量的情况,我们特意做了一下调整,上午,下午用幼儿园从杯子喝水,老师量杯给孩子加水,保证每位孩子二杯水的量,中午起床孩子自行抱着自己的水壶喝水。等孩子随着时间的沉淀,有了喝水的稳定习惯,在慢慢减少幼儿园杯子的使用。
按时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是预防大部分流行性病的有效手段,可有效避免如水痘、麻疹、手足口、流感等传染病。
新相遇,心相知。希望我们互相信任、理解、支持、沟通,营造家园共育的良好氛围,形成教育合力,把关心和注重每一位孩子的健康成长作为我们工作的首要职责,为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