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地问个问题:你喜欢黄金吗?你喜欢白银吗?为什么很多人嘴上吐槽它们又土又俗,可一旦收到这样的饰品,却还是会心花怒放呢?
因为——穿金戴银,喜欢金银器,是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到了某个时刻,就一定会血脉觉醒。
你知道吗?我国的金银器有3700多年的历史。自古以来,它们不仅是中国人婚嫁仪式、送礼必不可少的器物,更是蕴含着深刻的中国文化。
直到现在,新娘出嫁时,金饰依然是嫁妆中重要、显眼的一部分。它们承载的是中国人的传统情结,是我们瑰丽的文化遗产。
所以,当谈论中国文化时,金银器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怎样更好地了解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呢?《博物馆里的奇妙中国——金银器》这本书,以趣味角度和互动形式,向读者尤其是小朋友们展示了金银器自古以来的发展历史和独特魅力。
在书中,主人公小女孩小米糕、导游银壶大哥和可爱的小猫肉爪儿一起,穿越时光大门,来到金银国,了解各式各样的金银器在各个时代文化中展现出的璀璨光芒。
在我看来,这本书有以下3个特点:
一、理论联系实际,丰富有趣
这本书图文并茂,通过丰富的插图和生动的文字,给孩子们讲解金银器的历史、制作工艺以及文化意义,我觉得它不仅适合亲子阅读,更适合学龄儿童开阔文化视野,增长科普知识。
例如,书中介绍“金银都是柔软的金属”时,我家二宝就恍然大悟:哦,难怪电视里就经常演,有人用牙齿咬黄金,看是不是咬得动。
书中用大量的彩绘图案,把金银器的制作工艺和特点,以及不同时期金银器的风格和纹饰都展示出来,还通过丰富的实物照片,让孩子更加直观地感受金银器的魅力和价值。
二、以古论今,引发思考
书里选的每一件金银器都有其独特的故事。例如,金银器发展到明代时,凤冠霞帔这一整套的“头面”,都包括哪些部分和名字,书中都介绍的很清楚,还特别解释:明代只有皇后、皇妃才可以穿戴凤冠霞帔,而现在的女孩子们可以自由佩戴任何饰品,这是历史多大的进步啊!
三、增强动手能力,实践互动
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还强调了实践和互动。翻看到后面,设置了文博创想游戏,如奇异面具馆,让孩子们自己动手设计金面罩;金银器设计师环节,用唐代鎏金鹦鹉纹提梁壶和神兽飞廉做模型,请小朋友们给它们涂上色彩;文博日记部分,则是带着孩子动手复盘自己去过的博物馆、以及喜欢的金银器等等。
另外,书中还列出了任务清单,列举了12个小问题,要小朋友回答。这些互动不仅增强孩子的动手能力,还能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金银器的制作过程,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同时,我想分享一点给学龄儿童做文博科普的心得:
1、通过有趣的故事情节展开。《博物馆里的奇妙中国:金银器》中介绍了许多有关金银器的历史故事和传说,我就把自己的金饰都拿出来,让孩子对照着实物听故事,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好奇心。
2、多互动引导。可以按照书中的互动游戏,和孩子一起动手,体验金银器的制作过程。也可以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孩子多思考、多表达。
3、用现代科技手段,丰富孩子的文博科普体验。通过动画、纪录片、AI等形式,让孩子更加深入地了解文物的价值和意义。
《博物馆里的奇妙中国:金银器》不仅内容丰富、知识点密集,而且生动有趣、互动性强。它是《博物馆里的奇妙中国》系列图书第二辑中的一本,由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出品,其他三本分别是玉器、古钱币和古兵器,感兴趣的读者可以放心入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