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师与KK及芒格
——与中小学生时讲《易经》之第二课
尽管如今我们极其强调要文化自信,不过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北大、清华毕业生选择赴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深造,目前仍是顺理成章的事。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受益于西方文化中自然科学发展成果所带来的物质文明,自然而然也会伴随着国人对西方文化好感乃至偏爱的情感慢慢累积。时代的演进,是无法倒流的,悲伤时事,那是无补时艰的诗人情感。历史的排版,各有千秋的一页,还好历史的演进又得翻回中华文化这一页了。
南怀瑾老师生前2016年于上海曾有过一场演讲,是文汇报主办的。在这场演讲中,南师关于青少年教育的话题曾说过:“所以最近七八年中间,我带了年轻同学们,拼命推广儿童读经。社会上把我的意思理解错了,说我推广儿童读经,好像提倡复古。但是我提倡的是‘中、英、算’一起上,包括四书五经在内,尤其是唐宋以前的经典,要读诵、会背、默写,还有英文经典,并且要练习珠心算(珠算熟习以后,心里有个算盘作心算就很快)。这是文的教育,还有武的教育,艺术的教育,融合人格养成教育一起来。看上去内容很多,实际的安排很科学,效率很高。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智慧得到开发,自己会读书,体魄健康,知道怎么做人,会懂得东西方的传统文化,可以开创未来了。而且实验证明,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读教育部安排的课程,一个学期的课程一个月就学完了。”
如果不太熟悉互联网,你可能会问“KK”是誰?凯文·凯利——粉丝亲昵呼之爲“KK”,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大学辍学,一手创办著名互联网杂志《连线》以及乔布斯最喜欢的杂志《全球概览》,曾经于20世纪80年代发起了首届黑客大会。他在20世纪90年代出版的一本书——《失控》,这本书被称为“过去10年公认最具智慧和价值的一本书”。
1994年,互联网方兴未艾,凯文·凯利却早早预见了当今互联网的诸多前沿趋势,他宣称群体智慧、云计算、物联网、虚拟现实、网络社区、网络经济、协作双赢、电子货币、Web2.0都可以在《失控》之中找到踪迹,未来也许意味着快速、廉价、失控。“失控”更多意味着旧有权威的瓦解与去中心化,这并非一场人们预计的无序噩梦,甚至意味着“自控”的兴起,因为正如凯文所言:在需要终极适应性的地方,你所需要的是失控的群体。
KK强调技术的进步在于使得每个人的天赋得到发挥,他坚信透明的社会更有效率,彼此对等的、互相透明的结构可能更有弹力、更强壮、更稳健。与此同时,两种趋势不可避免地也在发生:第一,人造物表现得越来越像生命体;第二,生命变得越来越工程化。
就是这样的一位网络超级大咖,KK对于女儿青少年时期的教育,却是严控网络对于青少年教育的危害性——家里没有电视,不允许女儿有手机,严控上网。KK的教育观念与思路大致上与南师如出一辙。KK对于自己坚持的这种教育方式,他是这样说的:“以十年为单位思考,以天为单位行动。”
KK对于其女儿的教育理念背后,更多的是看到网络时代对于小孩坏习惯的诱导无孔不入,防不胜防。关于这一点,芒格生前的思考更为深入且到位。
查理·芒格作为股神沃伦·巴菲特的合伙人,在美是家喻户晓的大人物。芒格生前很欣赏孔子,尤其是孔子授业解惑的为师精神。芒格本人很乐于也很善于教导别人,诲人不倦。
芒格认为,在生活中维持许多好习惯,避免或者戒除许多坏习惯,这样的生活才是明智的。能够帮助人们过上明智生活的伟大原则同样来自富兰克林的《穷查理年鉴》:“一盎司的预防比一磅的治疗更值钱。”富兰克林这句话的部分含义是,由于避免不一致性倾向的存在,防止一种习惯的养成要比改变它容易得多。
芒格认为,正确的教育应该是一个提高认知能力的漫长过程,以便我们变得足够有智慧,能够摧毁那些因拒绝改变倾向而被保留的错误想法。正如在世界顶尖大学任教的凯恩斯男爵谈及他那些高级知识分子同事时指出的,新思想之所以很难被接受,并不是因为它们本身太过于复杂。新思想不被接受,是因为它们与原有的旧思想不一致。凯恩斯教授的言下之意,就是人类头脑和人类卵子的运作方式非常相似。当一个精子进入卵子,卵子就会自动启动一种封闭机制,阻止其他精子的进入。人类头脑强烈地趋向与此相同的结果。
诺贝尔奖得主、普朗克常数的发现者马克斯·普朗克曾说过:唯有新的一代成长起来,较少受到旧理论毒害的他们才能接受新理论。
芒格始终认为:在一个人心智尚未完全成熟之前,不能给他的头脑套上一些锁链,这是很重要的。
那么我们现在回到现实的如今,我偶然在网上看到一小段视频——孙子说:“爷爷您天天看书做什么?又不考试!”我们的孩子读书就为了考试。不能再给青少年学生灌输太多的标准答案了,这就是给孩子的头脑套上更多的锁链。这些标准答案对于AI来说,都是小儿科,何必多此一举呢?
南师、KK、芒格的忠告,望子成龙的为人父母、教育工作者乃至社会好心人,不妨思量思量!
2025年5月1日(四月初四普贤菩萨诞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