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我过高的期待和要求,往往是很多强迫症朋友的症结所在。其典型的表现是,为自己制定过高的目标。
这篇文章将围绕这一话题进行深入探讨。
1.过高目标的危害。
强迫症的人大多数是完美主义者,他们通常会为自己制定过高的目标。
需要注意的是,制定过高的目标,其目的并不是为了追求成功。他们的动机主要包括两点:
一是为了避免失败后遭受的惩罚,这个主要源于早年的人生经历。很多完美主义者在童年时期被父母严格对待,稍有不慎便会遭受打骂或指责。久而久之,他们会变得谨小慎微、恐惧犯错。因为犯错意味着又要遭受一顿猛烈的批评。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追求完美也是人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二是为了满足虚假的自我,维护自己的自尊心。如果给自己制定的目标偏低(哪怕在普通人看来是很合理的),他们依然觉得无法凸显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这会让他们的自尊心受挫,觉得自己无能。
心理学上经常讲,越是缺失什么,后天就越是想去弥补什么。
所以,一味满足虚假的自我,维护那脆弱的自尊心,往往是因为过去遭受了过多的贬低和指责。
过高的目标是很难达成的,因为它已经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即便偶尔成功,完美主义者也不会满意,并且他们会将成功归因于外部的条件,如运气。
他们总是以一种挑剔的眼光来看待自己,总是习惯性打压和贬低自己。
所以,他们很容易陷入一种恶性循环:过高的目标→无法达成→挫败感→更加苛求自我。
很多人会感觉自己明明已经很努力了,但还是失败,甚至会出现越努力越自卑的情况。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此。
2.什么才是合理的目标?
合理的目标应该是具体和可行的。用一句来概括就是,“跳一跳够得着”。
例如,控制强迫清洗行为,现在每次洗澡要1小时,那么在接下来一周的时间里,你可以将洗澡的时间压缩在40分钟到50分钟之间。这个目标是容易做到的。如果你希望自己马上可以把时间控制在20分钟以内,这对很多人来说是很难做到的。
3.我怎么知道自己制定的目标过高了?
当你已经养成了追求完美的习惯后,即便是此时此刻正在追求完美,你也很难真正觉察到。
很多朋友在咨询中问我,“若水老师,你不让我追求完美,但放低要求后,我觉得自己这辈子完了,不会有出息了。”
强迫症是一种心瘾,而追求完美也是一种心瘾。
一旦停止追求完美,你得到的并不是轻松自在,而是惶恐和不安。
这也是很多人难以放下完美主义情节的主要原因。
当你无法区分自己是否在追求完美的时候,你可以觉察一下自己的身体感受和情绪反应。
是的,当你的脑袋不知道答案的时候,你的身体知道。
如果你制定的目标是合理的,你的身体是充满力量的,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感觉,情绪是积极的,内心是有期待和盼望的。并且,这些感受会维持很长时间。
而过高的目标,会让你感觉压力山大、焦虑不安。即便可能会有积极的感受,但它们通常很短暂。
合理的目标会让你进入一种良性循环:越努力越自信,越努力越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