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1:刺激因素
每个情绪问题背后都有现实困扰,这些现实困扰就是刺激因素。
比如,很多人感觉上班如上坟,为什么?
因为他们对公司,这一环境产生了厌恶,这种厌恶可能是因为出了人际问题,可能是不喜欢这份工作,让自己想要逃避公司,但是自己为了生存又不得不去上班。在这里,公司环境就是我们情绪的刺激因素。
又或者说,我们的至亲至爱离开人世了,我们很容易情绪崩溃,难以接受。这里,至亲至爱离世就是我们情绪的刺激因素。
环境等刺激因素也会影响我们的认知和行为。
著名的「破窗理论」也阐述了这一点,当一所房子的其中一扇窗被打破,那么接下来的时间里,房子会被破坏得更加彻底。
因为当第一扇窗被打破时,这种环境的线索给了人们一种认知一一默认它是可以破坏的,进而更有攻击性,心态上也更浮躁。
要素2:生理状态
情绪会受到身体状况的影响。当你身体不好时,你更容易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大发雷霆。甚至当你睡不好的时候,你更容易产生负面情绪,也容易变得敏感多疑。
比如女生来例假,一般会变得比较烦躁,比较容易情绪失控。
为什么?
因为生理激素影响了情绪。女生在这一阶段,雌性激素会流失,雄性激素会相对增加,导致攻击性变强。
另外,五羟色胺(血清素)也降低了,五羟色胺与情绪稳定性有关。五羟色胺含量太低就会导致情绪不稳定。这就是生理状态对我们情绪的影响。它就像一个负反馈系统。
你身体不舒服,会导致你变得敏感多疑,敏感多疑导致你无心工作,无心工作又会导致你更容易工作出错,工作出错导致你被领导责备,领导责备导致你情绪失控
要素3:认知过程
面对同样一件事情,会因为我们不同的认知,产生不同的情绪。
比如你跟一个同事打招呼,结果对方没有回应。这种情况下,你可以有两种解读:第一种是他视而不见,不想理你;第二种是他只是匆忙没听到而已。
如果解读是第一种情况,那么你更容易感到不开心,甚至感到愤怒,以后可能不想理他了。此时你产生的情绪是愤怒和不满。
如果解读是第二种,那么你可能会觉得有点尴尬,但是也不会太在意,因为你知道他不是故意的。这个时候,你产生的情绪是尴尬和失落。
所以说,你的认知会让你产生不同的情绪,也会影响你接下来行为。
不同的认知决定了你下次见到他会不会再跟他打招呼,也影响了你们的关系走向。一不小心,你就多了一个情绪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