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陶行知先生说过,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
人这一生只有一个课题——靠自己。
而很多人都会想,本该能够依靠别人,为什么我们还要靠自己呢?这不就是自己苦了自己吗?
其实,靠自己的本质,并不是为了苦了自己,而是为了让我们的后半生能够活得更加安稳。至少,在这个世上,谁都是靠不住的,只有自己才靠得住。
刚出来社会工作的时候,我们总想依靠别人,渴望别人能够提携我们。可现实却是,没有人会提携我们,我们只能靠自己。
中年的时候,我们总希望有贵人能伸出援助之手。殊不知,我们的贵人,貌似很少出现。
哪怕到了晚年,我们也希望孩子可以为父母养老。可是,孝顺这件事,又怎能强求呢?孩子孝不孝顺,那就是他的选择了,我们无法干预。
可以说,人这一生,切勿出现“依靠”的心理,一切只能靠自己。
人上了年纪,碰到这三件事,就不要麻烦儿女了,会影响家庭关系。
02
第一件事:别跟儿女住得太近。
绝大多数父母都有一个想法,跟孩子住得近一点,希望孩子可以照顾父母,顺便让家庭的关系和谐起来。
像这样的想法,看似很有道理,也符合传统的“孝道”观念。可实际上,父母跟儿女住得太近,最后只会让家庭关系更差。
村口的刘大伯,一退休就搬到儿子家去住。在他看来,儿子和他的关系不错,那一家人其乐融融,也算是一种晚年的幸福了。
可过了半年后,刘大伯跟儿子的矛盾变得愈发激烈。儿媳妇厌恶刘大伯的老人味,儿子也觉得刘大伯太脏了,所以这两代人之间的关系就越变越差。
如今,刘大伯只能一个人回到老房子那边居住,逐渐活得孤独起来。这时候,他想起了已然去世的老伴,热泪盈眶,怎么儿子对他的态度就这么差呢?
人老了,不受待见,那是特别正常的事儿。况且,两代人的观念存在隔阂,如果住得太近,不就激发家庭矛盾了吗?
所以说,人到晚年,就不要跟儿女住在一起了,既影响了儿女的生活,更影响了家庭的和谐。
03
第二件事:别在金钱上跟儿女闹矛盾。
前段时间,有读者在后台说了一件事。
张先生的母亲黄阿姨,上一年就跟一众儿女说,每个月都要给3000元为父母养老。这三个儿女,一个人给3000元,加上父母的养老金,其实父母一个月的收入就很多了。
对此,身为儿子的张先生也特别不解,父母虽然退休了,但积蓄就达到了上百万,而且这两人的养老金合起来都上万一个月了,为什么父母还要求儿女每个月给3000元呢?
于是乎,张先生兄弟姐妹三人,就直接跟父母说了自己的心声——我们这些当孩子的,还需要养家糊口,每个月给三千,压力太大了。
可是,父母却不同意。在他们看来,儿女都是靠不住的,唯有金钱才靠得住。因此,他们就希望把儿女的钱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如今,张先生全家都“鸡飞狗跳”,矛盾丛生,全家人都过得不幸福。
其实,父母如果有积蓄养老,就不要跟儿女谈金钱的问题了。在这个年代,儿女也活得不容易。像这些事儿做得太多,或许这个家都散了。
钱财没有了,还可以赚回来。而亲子关系破裂了,相信就“破镜难圆”了。
04
第三件事:别倚老卖老,提出任性的要求。
儿女孝顺父母,那是应该的,但我们不能强迫。有道是“强扭的瓜不甜”就是这个道理。
父母适当提出一些要求,在关键时候提出自己的心愿,让孩子来完成,那也要看儿女的心意,我们不能强求。至少,心意,才是最重要的。
只不过,很多父母都看不透这一点,认为自己是长辈了,就该倚老卖老,让儿女完全听自己的话。
像这样的想法,不过是一厢情愿罢了。试想,又有哪个儿女能够完全接纳倚老卖老的老人呢?
就像《都挺好》中的苏大强,仗着自己是苏家的长辈,就给三个儿女提出过分的要求。结果,不过是全家人都“一地鸡毛”罢了。
老人最大的福分,应该是体谅儿女的不易,而并非是倚老卖老,提出太过分的请求。
要知道,家庭的不幸,从老人过分做作开始。
05
写到最后
人到晚年,如果我们有什么心愿,还是让自己来实现比较好。对于儿女,我们只需要保持“尊重”的态度就可以了。
你尊重我,而我也尊重你,双方不会有太多的争执,全家人才能活得幸福。
况且,每个人都活得不容易,如果我们总把自己的要求“压”在儿女的身上,那儿女,不就活得更艰辛了吗?
一声体谅,一世安好。一心宽容,福运丛生。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