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蛙》有感

 

图片发自简书App

 前几天拜读了莫言先生的《蛙》,读完心中很沉重。总觉得该写点什么了。

 我的家乡,在豫西一个不知名的小村子。我出生前后的那几年,作为计划生育最严厉的那几年,虽小时候记的事不多,可也听到左邻右舍说过很多:女孩子很多被遗弃在路边,谁家的女孩子又送人了,计生办的人又来抓人了。我一直觉得5岁我才有了记忆,因为现在想到最早的事情也只有五岁的时候了。可能跟我的记忆力很差有一定关系,因为姑姑家的表弟现在还记得他三岁时掉进我家旁边小水渠的事情。好像扯远了。打我记事起,坐在爷爷摩托车后面上街去,公路两边的墙壁上还有大写的白色正楷标语:生男是名誉,生女是福气;电线杆上也挂着“少生优生,幸福一生”“只生一个好”“独生子女好,政府来养老”。计生办这个名词,对小时候的我来说,不知道意味着什么。只知道他们来了,妈妈就该躲起来,就该交很多钱。读到《蛙》中,姑姑万心带人去村子抓人堕胎,记忆好像忽然回到我5岁的那个夏天,计生办的叔叔们来到我家,问我妈妈,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妈妈已经不在家了。可是我挺害怕。我不知道他们要干什么。后来学习到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时候,想到亲身经历的这些,心中不免有些生气,还想着有什么好的,哼,害人不浅。看完了《蛙》后,莫言先生写的很真实。可是现在还不免要假惺惺说一句:计划生育政策好啊。计划生育的带来的后患在农村还是无穷的。90年代后的女孩子很少,村子现在的男孩子说亲也变成了一件困难的事,天价彩礼也把父母压的起不来身。又偏题扯远了,感觉自己有些片面了,看不到大方向,因为回家看到的一些适龄青年婚嫁情况,想到哪写哪了。

 三月开始看书,第一篇读书笔记,以上。继续加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蛙》是以19世纪60年代东北高密乡计划生育政策下为背景的一部悲剧小说,在鼓励生育的年代,姑姑是人们心目中的送子菩...
    雨林中的阳光阅读 734评论 0 12
  • 以前对于莫言,一直知之甚少,只是看了《红高粱》电影后才知道有这位作家,至于他有哪些作品却无心问津,以至于对于...
    metty_88阅读 415评论 0 1
  • 1 “难”。 小的时候,常常在这个一年中最喜欢的节日里听到妈妈不合时宜的抱怨。 “小孩子过得是年,大人过得是难呐”...
    王玬锦阅读 877评论 2 0
  • 第一组王英 第二组作业(第三次治疗)高胜云 • 1 低阻抗状态营造 你好,经过上次治疗,你有了很好地改善,虽然入睡...
    吕沐霏阅读 719评论 0 0
  • 沈从文的中篇小说《萧萧》,感觉到沈先生通篇撒漏出来出来的淳朴的湘西文化。也能深刻体会到作者具有非常细腻的笔触...
    花香两岸阅读 2,233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