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篇来自曾仕强老师分享的音频。
《道德经》第八章开篇就说:上善若水。告诉我们人应该修道,但是修道要有一个榜样。这个榜样就是水,我们应该向水学习。为什么老子用水,而不用空气、阳光,或者其他的?因为他觉得水跟人很亲近。有些人不太会去看太阳,因为怕晒,看到太阳就撑伞,太阳大了就不出门。
有些人不知道空气那么重要,因为没有感觉。所以你说空气污染,他没感觉,你说空气很好,他也没感觉。可是水就不一样了,我们每天都要碰到。老子很喜欢用水来象征良好的德行,可是传到后来,水成了财富的象征,你看要不要命。流传的话语到最后会失真,这叫作市场导向、市场炒作。所以我们要好好去想一想,到底水用来代表财富比较重要,还是用来代表德行比较重要。
其实,我们也不必在这方面争论。因为一般人跟他讲德行很重要,他听不进去,而跟他讲财富很重要,他就听得进去。然后再引导一下,最后告诉他不要为富不仁,有了钱以后,还要注意德行,这也是一条办法。我们也都不反对。只是我们要了解,老子为什么说“上善若水”?原因很简单,就是下面这句话: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善”就是善于的意思;“善利”,就是利而不害。你说怎么没有害呢,它把农作物都淹掉了,那是谁做的事情,对不对。你不知道那个地方低洼会淹水吗?你不知道吗?,你说我抢那一季,抢那一季是对的,那抢得过就抢得过,抢不过就抢不过,也不是水说你种得越多我越淹得你多次,没有这回事。你朝这方面了解就对了。
“处众人之所恶”,人之所恶就是低下,水就喜欢低下。老子也提醒我们,低下没有什么不好,因为高低本来就是相对的。为什么人一定要高高在上,那基层的事情都没人做了吗?
你现在都讨厌地位低的人,“人之所恶”就是人都很讨厌比别的人低下,可是水却往低处流。往低处流,不叫下流,它是冲走一些污泥,把上游的一些积起来的东西往那边冲去,那不是好事情吗?
“故几于道”,“几”是几乎的意思。“故几于道”,就是几几乎乎接近于道,但不能解释说水就等于道。水是道很好的象征,这样说才比较妥当。水,很善于无私地帮助万物,无私地利于万物而不求回报,它没有说你用它,就要收你多少钱。至于水费,那是人在收,不是水在收。水把船渡过去,若收费也是人在收,不是水在收。人利用水来收钱,那是人的事。人要争水道,要把水圈起来,不让下游用,这些都是人的事。水本身是不争的,它只有一个方向,即低的地方,它就流过去,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