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打卡内容:拆解
请阅读老师准备的材料:“【李叫兽】为什么你看了很多书,却依然没有洞见”,阅读5遍以上,用自己的视角去分析,为什么自己的阅读效率很低甚至是没有效率?
为什么有的人总是让人感觉“充满洞见”,“具有启发性”,“能谈笑风生”,而有的人却不能?
这往往并不是因为他们接触了更多的信息,找到了更适合搜信息的网站,或者偶然获得了绝密的书单,而是因为他们处理信息的方式、看书的方式与众不同。
貌似是这样的,同样接触一本书,同样接触一件事,同样参加一个训练营,每个人的收获都不尽相同,我们得到的信息是一样的,为什么结果会不一样?答案就是我们处理信息的方式,以及我们的工作方法都不尽相同。
现在是李教授这篇文章的总结要点,他认为,想要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有以下三点是比较重要的。
1.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看到知识后问自己:还有什么现象可以被这个知识解释?还有呢?还有呢……
2.构思知识的多种用法——问自己:这个知识可以用于做哪些事?还有呢?还有呢……
3.探索事物背后的原因——遇到反常或者有趣的事情,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有什么理论或者知识可以解释?有哪些相似的事件?
我觉得,确实是这样的,尤其是第一点就是建立联系,建立联想,当你去接触一个新的观点,或者是有价值的理论的时候,你首先要想到的是,在我曾经经历过的事件当中,或者是我所学习到的理论当中,有哪些是与之有联系的?
作为成年人,我们在过去的学习当中,是有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以及对外界事物的认知,包括我们的三观。那么我认为,在当今科技发达,信息爆炸的背景之下,没有什么事情的发生,是孤立于过去而存在的。包括一些新的概念,一些新的思维,一些新的模式的出现,也都是建立在过去的基础上逐步演化提炼出来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从小的时候我们被教育,做事要有始有终,要交代,这是一个大白话,那我们现在经常会提到一种思维叫做闭环思维。当我们在说有始有终的时候,甚至有人会跳出来说,哇,你的闭环思维做得好好。当然,闭环思维被体验过之后,不仅仅是指做事有始有终,但是,在一些人的心中,这两者是可以画上等号的。你完全没有接触过闭环思维吗?我不相信。但是当别人提到闭环思维的时候,你会觉得很高大上。
所以当我们面对新的概念,新的理论的时候,我们要从我们的知识体系当中去寻找与之相对应的部分,并与之建立联系,这样有助于我们更好的接纳和消化新生事物,哎哟,我们本来所有的体系进行一个很好的自洽和融合。
所以我们知识体系的构建,并不单单依赖于我们所获得的信息的数量,而是要将之间的联系找到,找到的越多,我们的知识体系越稳固。
当你只有一个知识的时候,增长1个知识可能就是增长一个知识。但是当你有10000个知识,接触1个新知识可能意味着增长了5000个知识——因为你跟其中一半的知识建立了联系。
博览群书是好的,但是在有限的时间当中,我们去快速的去阅读十本书,不如我们静下心来去精读一本书。尤其是内容相似,所讲述的问题有相通之处的时候,这种情况将会更加明显。当然,我不是反对多读书,多读书总是好的,至少在引经据典,在积累素材的时候,我们的素材库是丰富的。
我的意思是,当我们想调用这些素材的时候,希望我们还记得。现在信息的获取实在是容易的不能再容易了,反而我们能记住的东西却在减少,因为我们知道获得的成本太低了。
以前我们能获得很珍贵的手稿,手抄本,孤本等等,但是现在呢,所有的东西全部都电子化。人们往往,去注重于囤积各种各类的信息与知识,但是却忘了及时的消化,固化成自己的东西。所以这是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去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如何不淹没在信息的海洋之中?
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当我们同时掌握很多信息的时候,我们会陷入一种焦虑和恐慌,因为我们不知道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去消化它们。
这在心理学上,这种现象叫做“决策瘫痪”,指选择过多的情况下,人会因为对比选项耗费的过多精力而直接放弃做决策。
所以我们必须在博与专之间作出平衡与取舍。之前在小伙伴的分享中也得到一个观点,就是大脑不能同时处理很多事情,这样对大脑本身是一种伤害,而我也始终认为,只有聚焦专注去做一件事情,做完一件事情再做另一件事情,只有这样才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而不是机械的重复,或者说是疲于奔命而达不到很好的效果。
而第二点则是强调,我们不光要建立知识体系之间的联系,更要建立知识与我们的日常行为工作,实际生活中所发生的关系。一言以蔽之,那就是我们如何学以致用。。
有没有过这样的情况,这是我们在讨论的过程中,你自己并没有形成任何的观点,但是当别人提到一些观点之后,你就会突然间灵光乍现?这是为什么?因为你的知识体系被调动了,但为什么你自己不能够主动的去调动他呢?是因为你在获得这个知识体系的时候,你并没有去深入的思考,并没有把理论和实践趣相结合,没有去用自己的好奇心,多问几个为什么,去强化自己的记忆,所以才有“书到用时方恨少”这样的感慨。
所以我们在获取知识的时候,要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我之后要把这个知识应用在我哪部分的工作当中,或者是应用在我哪部分的交往当中,应用在我内部分的生活当中,应在我哪部分的学习当中?
只有不断的去模拟情景,刻意练习,但这样才能够在当你真正面临这些问题的时候,会有本能的触发机制去出发,你所学到的一些理论,一些模型,去更好的指导你的实践。
只有当知识形成了,自动触发这样的本能反应之后,你才真正拥有了它。知识的存储永远不需要你操心,我们的大脑非常的强大,但是知识的调取,才是我们要关注的问题。
第三方面在我理解,就是我们要常常对我们自己解释不了的事情,却怀有一颗探究的心。当然,这个负面理解就是你怎么这么较真儿啊,你怎么这么矫情啊?但事实上不是这样子的,只有,只有当现象和他的自洽体系不相容的时候,才会有这样的探究。
其实这并不是抓住不放,或者说是翻旧账,或者说是如何,事实上,而这个探究的过程本身是希望能够把事情搞清楚,能够扩大自己的认知体系,能够包容更多的事情。
如果我们能够保持一颗探索心,如果我们能够洞察到一些非常细微的变化,从而抓住它,探索它,而发现这背后的原因,你会发现有意想不到的惊喜。什么叫做见微知著,应该可以解释我们为什么要去积极的探索。
John Carter教授对哈佛大学商学院几十年的跟踪研究发现,取得伟大成就的人和取得一般成就的人最大的区别就是2点:
1,他们相信自己,他们认为自己可以改变些什么。
2,他们喜欢问为什么。他们无法容忍自相矛盾、模糊性和不清不明,他们保持着对世界的好奇心。
最后,仍旧像李教授一样,引用乔布斯的一句话做结: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保持饥饿代表了对外在事物的好奇与渴望,保持愚蠢则是内心世界的谦虚与宁静。这里的愚蠢自然就是那种大智若愚。
本次学习和输出历时45分钟,那比我预想的有提前15分钟,那么剩下来的15分钟我就要去做运动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