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县境内长城及烽火台等遗址考察记
榆木山前古建康,南郭风景绘屯庄。
两行高柳沙汀暗,一派平湖水稻香。
紫燕衔泥穿曲巷,白鸥冲雨过横塘。
当年画舸中流处,谈笑行兵寄羽觞。
以上是明代诗人沈青崖过高台时的留诗。诗中的建康就是今天的骆驼城。骆驼城位于高台县城西南25公里处,始建于东晋陲安元年(公元397年),是后凉建康郡太守段业另立年号建立的北凉国国都。据《重修肃州新志》记载,骆驼城不但是北凉初建时的国都,而且是汉代乐涫县、唐代建康军的故址。骆驼城面积近30万平方米,分前、中、后三城。城墙基厚6米,残高7米。除东北角外,其它三角都筑有长方形角墩,前部城垣东、西、南三面各开一门并筑有瓮城,内城南垣正中辟门并筑瓮城与外城相通。全城布局合理,是河西走廊遗存较完整的汉唐故城。
我们几个原本打算是去小孤山挎沙葱的,但兄弟的车有些问题,所以临时决定去近处的骆驼城去看一下。我们开着电动小车车按计划去兄弟楼下接侄儿一起去,没想到生病的姐姐也想去转转。就这样,包括我的妻子、外孙在内,我们五个人的考察团队就凑齐了。
导航真是个奇妙的东西,它完美地把我们引导到了骆驼城古城的南面。我们站在南面的墩台上望去,整个骆驼城就像诸葛亮的八阵图,写满了岁月的沧桑。古城遗址的每一道缺口、每一处凸凹都蕴含着风雨的洗礼,战火的雕凿。
骆驼城遗古城分为南北两城。南北两城之间筑有腰墙,长425米,高7.5~8米,保存基本完整。古城四角有角墩,其中东南、西南角墩基本完整,边长各6米,高7.5米,西北、东北角墩遭洪水冲刷已坍塌。腰墙东西两端有腰墩,东端腰墩底边长5米,高6.5米,西腰墩底边长6米,高7米。南北二城东、西墙外约10米各有2座墩台,边长5米,高7.5米,其中南城东西两座有夯土台与城墙相连,北城东、西两座则完全与城分离。南城有三门,其中东西两门相对,皆设瓮城。东瓮城坍塌,残高2~4米,无门顶,城门内东西两侧马面残迹可辨。腰墙正中开门,设瓮城,高7米,无门顶,墙北侧东西马面残。北城北墙残损严重,城门不辨。南城西南角有一独立割开的小区,东西长122米,南北长77米,面积9394平方米,小区内有一米多高的五产处建筑遗迹。
骆驼城遗古城又分为外廓、宫城、皇城三层。我们顺着别人踩踏的痕迹走到了皇城里面。皇城北部北侧有一夯土台基,周长71.6米,高3.3米,土台南侧台级可辨,可能是以前的点兵台。城南传有古城水道。相传,西夏王李元昊在攻打由回鹘骆驼王子镇守的骆驼城时,因城池坚固久攻不下,便命人用乱木、骷髅镇住了从山上流向骆驼城的“臭门泉”。断水后骆驼王子支持不住,以土丘水缸假制米山面岭、油缸醋井来迷惑城外重兵,摆出誓同来敌一决死战的架势,而在背后则调兵差民开挖了一条自城中直通往今罗城红寺坡的地道。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骆驼王用饿马摇铃、悬羊擂鼓的手法掩敌耳目,他自己则率领城中军民老少潜入地道悄然远遁而去。
我们在城西附近还发现有有干涸的水井一眼,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水源都是一种战略物资,这里虽然已经用铁丝网围起来了,水井四壁干裂,走近看看,仍然让人有一种心悸的感觉。
考察发现,骆驼城古城的城垣为黄土夯筑,夯土层厚0.10一0.15米,墙基宽6米,残高7米,分南、北两城。南北二城蝉联,瓮城、角墩、腰墩保存完好,是目前国内现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汉唐古代文化遗址。骆驼城遗址现已出土的数百块彩绘壁画砖,全景式地反映了汉唐时期绿洲屯田、西塞牧猎、交通出行、歌舞宴乐、远古神话等多方面的社会生活,是一部形象的河西开发史。
据历史记载,前凉政权为安置关内来投的难民,在骆驼城故址建郡,以东晋王朝首都“建康”来命名,借此标榜效忠晋王室来争取北方汉人的支持,成为战乱给骆驼城历史烙下的特殊印记。此后前凉于公元376年被前秦所灭,建康郡首次易主。
淝水之战前秦苻坚失败后,其大将吕光乘机占领河西拥兵自立,次年又镇压了以张大豫、王穆为首的前凉残余势力在建康郡举行的叛乱,并于公元389年建立后凉,委任参军段业为建康太守。第二年,因吕光滥杀无辜,卢水胡人沮渠、蒙逊拥立段业为主,以建康郡为根据地纠集各部族起兵反吕,四年后占领张掖建立北凉,使骆驼城成为北凉政权的发祥地。沮渠、蒙逊自段业自称凉王后,为与西凉李暠争霸,于公元405年增筑了建康郡城。在历经北魏、北周250年后至隋代被撤销建置降称福禄县。唐武后证圣元年(公元695年),大将王孝杰在此置建康军,成为甘、肃两州之间的军事重镇,郡与军虽一字之差,但反映出地方行政与军事管制两种管理体制,军有大军、中军、小军之分。大军的建置是万人左右,中军五千人左右、小军三千人左右。建康军是中等军,最多时,屯兵五千三百人。唐大历元年(公元766年),建康军被吐蕃攻陷后,惨遭屠掠,后荒废,从此沦为牧人晚间的宿营地,被当作天然的骆驼圈,风靡一时的故都由此得名骆驼城沿用至今。本人有《大漠驼龙传奇》奇幻小说一部,大家可以看看加深影响。
骆驼城城内建筑遗址遭战乱等破坏,已彻底消失了。目前对遗址破坏最大的环境因素是风沙和山洪,现有防护林带还不足以抵挡常年大风扬沙对遗址的侵害。前几年发生的大洪水也曾让骆驼城命悬一线。但因为文物保护部门各县政府的重视,骆驼城遗址的保护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近年来,高台县委、县政府委托中国建筑设计院编制了《骆驼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2006-2025),2010年12月经省政府批复实施。
相信五六年之后,
骆驼城古城又能焕发迷人的光彩了!到时候欢迎各位外地的亲来旅游,我会是很好的向导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