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老师 的笔记 -2021.01.21(132)
标签:习惯养成 小学阶段
问题:怎么教孩子在公共场合有规则意识?
回答:
很多家长都很怕孩子在公共场合不守规矩,变成别人眼中的那种“熊”孩子。那我们家长应该怎么办呢?
第一,我们带孩子出门前,就要设定期望,并不断强化孩子好的行为。
比如我以前小时候,每次去亲戚家做客,父母总会在出门前,认真地和我确认做客的“规则”:别人的床不能坐,不能翻看亲戚家的抽屉,拿东西要用双手接,进门要打招呼问好...等等。
当孩子表现好的时候,你要鼓励孩子,正面强化他的行为,称赞的时候要具体。
第二,万一孩子已经在公共场所闹起来了,不要急着矫正孩子的行为。
因为这时候你的教训,孩子是听不进去的,只会觉得尴尬甚至愤怒,接下来场面可能更难收拾。所以离开或“冷处理”才是最好的选择。
第三,这种规则意识需要从点滴日常中培养的。
比如,想让孩子在公共场所表现好,往往意味着要孩子坐着不动,这其实是违反了孩子爱动的天性。其实两岁的孩子能坐五分钟,就已经是一项重大成就了。
所以你要设置递增的目标,先让孩子练习坐五分钟,习惯之后,再加两分钟,一步步训练上来。
最后,我们家长自己也要规范行为,给孩子做出榜样。
在孩子学习规则的早期,大原则就是保持一致性。如果你想让孩子有礼貌,会说“谢谢”,那你平时也要说“谢谢”。如果孩子习惯了听周围的人讲礼貌,会自然学会礼貌用语。
我是胡老师,希望以上的观点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