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乡镇党校成为基层干部成长的"加油站"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为新时代党校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最贴近基层的"神经末梢",乡镇党校必须把握这一重大机遇,在"三个着力"上下功夫,真正成为培养乡村振兴骨干力量的"红色学府"。

着力政治引领,把准办学方向。乡镇党校要始终牢记"党校姓党"这个根本原则。针对当前部分农村党员理论学习"不入脑"、政策理解"不透彻"等问题,创新开设"方言党课""田间课堂",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深讲透。某镇党校将本地红色故事编成快板、三句半,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参训党员到课率提升至95%。

着力实践导向,提升培训实效。要杜绝"填鸭式"教学,建立"需求清单"。针对产业发展需要开设"特色农业""电商直播"等课程;围绕基层治理难题组织"矛盾调解""应急处突"情景模拟。某镇党校邀请致富带头人、农技专家现场教学,培育出50余名"土专家",带动300多户农户增收。

着力资源整合,破解办学难题。针对师资薄弱、场地有限等瓶颈,构建"县级党校+乡镇分校+教学点"三级网络,整合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场所。某县实施"名师下乡"计划,组建包含优秀村支书、返乡人才的30人师资库,开发12门特色课程,培训效果显著提升。

新时代呼唤新作为。乡镇党校要以《条例》为指引,在课程设置上更"接地气",在教学方式上更"有灵气",在管理服务上更"聚人气",真正成为基层干部补钙壮骨、充电赋能的"加油站",为乡村振兴培养更多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先锋队"。(坎市镇 卢俞霖)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