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改变,先从5%的微小处着手。前几个月看这本书的介绍时,我以为这就是微行动的另一种表达,在泛读完后就把这件事抛到九霄云外了。
今天在樊登读书再次看到,本着反正也是闲着,听听也无妨的态度听了一遍作者李松蔚本人的讲解,顿时恍然大悟,对自己之前的无知和傲慢感到很惭愧。
李松蔚作为一名著名的心理咨询师,在针对高要求和高自省的人群的咨询摒弃了“讲道理和提要求”的回应方式,而是请其接纳和包容本真的、完整的,哪怕不完美的自己,然后在这基础上做5%的改变,哪怕是思维的改变。
大量的案例证明,当一个人用95%的精力来接纳自己的时候,烦恼就自然消失了。相比于微行动和微改变,这更是一个如何爱自己的话题。
看了太多的书,见了太多成功人士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态度,我们以为那种自律、优雅的人生才是人生常态,才是每个人都应有的标配。殊不知如果用他人的生活标准来评价自己,那终归有很多是不达标的。先爱好自己,然后再做一点点的改变,这样会离幸福更近一点。
书中举的几个例子也让我有所触动。
案例1
一位女士总是暴饮暴食,李老师建议她可以暴饮暴食,没问题,只需要在7天里找一餐,选些自己喜欢的食物开开心心地吃。然而,第一周,女士回复,并没有做到,因为突然发现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食物。这也提醒了女士自己,平时虽然自己暴饮暴食,但并不是因为喜欢那些食物,而是因为觉得自己太胖,外形不好看产生的羞愧,为了减少和逃避这种羞愧感,她选择了吃食物。第二周,她选择了自己喜欢的食物,也逐渐注意到街上那些微胖的女孩穿衣打扮其实也很可爱。之后,她接纳了自己,不再暴饮暴食。
李老师说,她自己肯定知道暴饮暴食不好,但是她控制不了自己这个事情本身又加剧了暴饮暴食,不如完全接纳,允许自己这样。这样才有几乎找到最本质的原因。
案例2
孩子由于自责而伤害自己,甚至产生结束自己生命的想法。这时不恰当的做法是否定对方的想法,建议“别胡思乱想!别说这些吓人的话”之类的,其实这反而会加重孩子的想法,促使他们做出过激的行为,父母应该接纳孩子的所有,让孩子给自己说说看,究竟哪里比较痛苦。在考虑是否带孩子做心理咨询的时候,最有效的判断方法是问问孩子,“你一个人能处理吗?需要帮助吗?”如果孩子说可以,那就和孩子约定,自己处理一周或一月的时间,如果到时需要帮助,我们就去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如果直接问孩子,“你要不要找心理咨询师”,会让孩子觉得“我父母就是觉得我病了,我不正常”这种不接纳的情感。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是前10%的优秀学子,那谁来当平庸的80%?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职场精英人士,那谁来当普通的打工人?其实当一个人有了英雄情结的时候,我们就是有了普通人的想法。何不直接接纳自己就是个普通人,允许自己摆烂,允许自己放纵,也许在释放了自己的紧张之后,我们可以轻松上阵,或者换个令自己愉悦的活法。
接纳自己,哪怕自己不怎么完美?
对新知识充满敬畏,少点傲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