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絮语
……“那是您的初恋吗?”我不假思索的问凡。他的脸一下子就红了许多,我知道看来他还是有些腼腆。我不知道别的大学生是如何度过的,我读的是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专业。新闻系的大学生是相当前卫的。他们的观念不为当时的人所不理解,性的开放。我当时也很奇怪为什么大学生会有这样想得开呢!以后我才明白,人生存的大环境对于个人的影响真是太深刻了,我们很多人往往受环境的影响太重了。我也明白,其实人的自制力是很差的,当许多人的行为成为社会的主流的时候,再有原则的人恐怕也要随波逐流了。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君子对于环境的适应性是很强烈的,也说明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啊!我们试想,孟母三迁的故事。就连孟子那么大的圣人都是这样,我们就更难了。“不好意思!我的话有些太唐突了!”。“不!不!您没有说错!紫涵小姐!不过这有什么呢!都是过去了!”“您的那几个小伙伴还有联系吗?”凡苦笑了一下:‘呵呵!好像很久不联系了,我的那个涟漪已经去世很多年啦!而至于那个氤氲去了一家闻名的公司的负责人了;
而旖旎现在正在上海一家大医院上班,是一家医院的医师,矜持呢!据说现在已经是浙江一个建筑公司的副手了。’“我感觉到有些惭愧啊!唉!”“那是为什么呢?说说看!”我有些迷惑不解了。“我的同学都这么好,我还没有压力啊!那才怪呢!”“哦!原来他是怕自己的将来没有朋友在社会混得开啊!”他说的话我自己是深有体会的。在一起读大学的时期,同班的同学不分彼此的。无论男女大家都是一样的,我记得我们班级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大家团结一致啊!把别的班级的学生羡慕死了。毕业之后,我们各奔东西南北了。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唉!“乐莫乐兮心相知,悲莫悲兮生别离”。分手时大家都很忧伤,承诺及时相聚。然而大家为了各自的前途奔波着,很难聚在一起。有些人是没有时间聚会,也有些人是为了担心彼此聚会时的尴尬和寒酸,使我们的聚会总有一些说不出的酸楚和感慨。
“对啦!您喜欢什么书呢?除了文学之外。”“我除了阅读文学书之外还很爱看哲学和历史呢!”“是吗!看来我真是遇到了知音啊!我也很喜欢哲学和历史,尤其是历史,可以说是到了手不释卷的境界了。”的确,那时,我喜欢历史给我的父母吓够呛!心想这孩子也是,喜欢什么不好,偏偏喜欢历史,莫不是以后做历史学家或者政治家吧!也好,喜欢历史的人聪明啊!这是父母的理论。我差不多阅读了许多适合儿童的史书,开拓了我的视野。父母反对,我却一直不间断。我相信: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大诗人的话就是不一般!后来证明多读书对于我的收获是受益匪浅的。
“您也喜欢历史吗?”“是啊!你认为历史的价值所在吧!”我说:明君圣主都是很重视历史对于人的教化和启迪!唐太宗说:以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他的“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更是妇孺皆知。凡说:‘是啊!读史书的古人的评价不胜枚举,司马迁《史记》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目的也极其深远:鉴前世知兴衰,考当今之得失,成一家之言。宋神宗称赞《资治通鉴》:鉴于往事,有资于制道。
凡说:“伟大领袖毛主席一生酷爱史书,尤其是对《史记》和《资治通鉴》两部史书爱不释手,他对清朝大员曾国藩佩服的五体投地,曾国藩呢!据说一生熟读二十五史!”中国熟读史书的人建功立业的人多博览群书,不爱读书的人,成大事者屈指可数。刘邦比项羽聪明在学习用人为他打天下,项羽则是刚愎自用的只知道匹夫之勇和妇人之仁而已。项梁教侄子兵书的时候没有想到,项家的天下被刘家夺取,项羽被汉军追击到乌江,他始终也不承认自己的过失,却江边叹息:“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姬虞姬奈若何!”史家对项羽多持批判,唯李清照对他情有独钟: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未完待续)
桔彤,原名李彪,沈阳市作家协会会员,沈阳市和平区作家协会、抚顺市作家协会会员,燕京诗刊签约诗人,作品先后发表于《参花》,《九仙湖文学》,《当代汉诗》,《呼伦贝尔日报》,《生活周刊》,《精短小说》,《辽宁青年》,《青年文学家》,《奔流》,诗歌《和盘托出》、《爱不释手》、《情书》先后在“南风杯”全国原创诗歌大赛、“骑士杯”全国诗歌大赛、“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中先后获得一等奖、二等奖、二等奖。迄今为止发表诗歌450余首,散文400余篇,热点时评300余篇,长篇小说1部《恬静安然,不染悲伤》(分上、下两部,5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