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内心的冲突》如何解决神经症冲突

《我们内心的冲突》卡伦·霍妮 | 微信读书

我们之所以总是寻找捷径,就是因为改变自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仅仅是了解了自己的基本冲突,远远不够。解决神经质冲突,有且只有一个办法:从人格中产生这些冲突的因素入手。

患者的状态像是处于一个迷宫中,对自身一无所知,就算他听到一个真实但又陌生的消息,可他意识不到这一事实对他意味着什么,仿佛跟他没有关系一样。他会无意识地坚信:是外界环境不让他过得舒坦,否则他的一切都会很好;他的所有痛苦都会因为事业和爱情的成功而自动消除;只要他少跟别人来往,冲突就没有机会发生;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意志力足以做到这一点。

患者无意识的固守自我反映出了两种状况:他不愿放弃固有的解决冲突的方法,这些方法远比冲突本身更加可信;他已经对自己的病绝望了,认为根本没办法治好。这意味着,分析师想要有效应对患者的基本冲突,就必须先了解,患者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应对他自身的冲突,以及达到了什么样的效果。

患者在童年时期,可能处于一种令他缺乏安全、缺乏自信、缺乏自由,甚至不允许他有自发性的环境之中,他能感觉到自己的精神核心遭到了威胁,因此陷入孤立无助的紧张状态,继而,他与别人的互动方式,是基于迫切的需要和对利害关系的判断所做出的,而不是依照他的真实意愿和真情实感做出的。他愿意或不愿意,喜欢或不喜欢,相信或不相信,都不是他真实意志的表达,他需要时时刻刻对别人保持警惕,并且在应对别人时,哪种方式对自己的伤害最小,他就使用哪种方式。我们可以将这种生活方式的核心特征概括为:拥有所有人都有的自豪感;被绝望笼罩;他以紧张而带有敌意的姿态看待他人——最初是警惕,发展到后来就变成了深切的憎恨;疏远他人,疏离自我。

我们必须帮助患者找回自我,让他意识到自己的真情实感和真实需求,并且在此基础上,让他树立起自己的价值观,以及扶正他与他人的关系。奇迹不会自己发生,我们所希望的这种变化,需要我们依照能够实现它的步骤有条不紊地进行。

任何一种神经症本质上都是一种性格障碍,无论它的症状表现有多么奇特。心理分析的任务就是对导致这些神经症的整个性格结构进行分析。既然我们将神经症视为患者建立起来的防御堡垒,目的是为了应对他的基本冲突,那么我们就可以将分析工作大致分为两个步骤。

第一个步骤是,针对患者为了解决冲突所做的无意识的努力,以及这些努力对他的整个人格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进行详细研究。

第二个步骤才是处理冲突本身。分析师既要让患者了解这些相互矛盾的倾向,还要让他们谅解冲突所造成的后果,也即在具体的事例中两种矛盾的态度是怎样相互干扰的。

弗洛伊德将医学分析领域的一项高效原则纳入了心理学的分析中。该原则强调,在帮助患者解决问题的时候,有两点非常重要:分析师所做的任何解释,都应该对患者有益;并且应该是无害的。换言之,分析师在进行分析时,必须时刻警醒自己注意两点:此时此刻让患者了解真相,他能否承受得住?我的解释对他有没有好处,是否能促使他进行建设性的思考?只有在患者的态度上有了明确的变化后,我们才可以放心地与他探讨他的某些问题。

分析师所要分析的主要内容不是冲突本身,而是患者为了解决冲突所采取的那些策略。分析师应该用最简单明了的语言帮助患者明白这一点。假如患者的主导倾向是顺从倾向,分析师就应该首先针对他的“亲近他人”的表现进行分析,而后再触碰他的支配倾向和报复倾向。

当分析师指出了患者身上的某一问题时,分析师要观察患者的反应,搞明白这种反应意味着什么。 因为患者的任何一种态度,都可能有多种原因。而这些原因,以各自的影响力促进着神经症的发展。所以先要解决态度,才能处理需求。

在分析过程中,任何一种神经症态度或冲突,都应该与患者的整个人格相联系进行理解。这种深入研讨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使患者意识到他的特定倾向或冲突的所有公开或隐藏的表现,帮助他认识它们的强迫性本质,使他能够认识那种倾向或冲突所具备的主观价值,以及所能造成的不利后果。分析医生要让他了解那种特异表现本身,包括它的具体表现形式,他对它的态度,以及他使用了何种方法来掩盖它。

患者还必须认识到,他是身不由己地被驱赶着行动,受制于特定的倾向,尽管他本人的意愿或利益不需要他那样做,甚至需要的刚好是相反的态度。他必须认识到,这种强迫性在任何场合、面对任何人都会不合时宜地表现出来。

让患者看到他的问题的严重性是第一个步骤,接下来的一个步骤就要让他认识到导致该问题的因素所具有的严重性。患者从神经症倾向所获得的主观价值,主要在于它能抵消某些其他倾向。因此,想要知道应该怎样着手处理某一具体病例,首先就要彻底领悟这些价值。

分析治疗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让患者明白,他以为有价值的东西其实弊大于利,换句话说,他的神经症倾向与冲突只会使他更加无力。让患者将他的病症详细而完整看清楚,患者才会真正感到需要改变。然而,对于任何一种神经症,患者都有维护现状的强迫性,所以,想要让改变取得成效,我们需要一种足够强大的刺激,来抗衡并压倒这一阻力。可是这种刺激只有患者对内心自由、幸福和成长的渴求才能提供。

患者不愿意改变,通常是由一系列的因素促成的。患者可能还深陷在绝望中,认为自己已不可能发生任何改变;他想战胜或挫败分析师,让他颜面扫地,这种欲望甚至超过了他对自身的兴趣;他仍旧带有严重的外化倾向,所以即便认识了这些不利后果,却不认为是他自己的原因造成的;他的全能感依旧十分强烈,所以虽然明白继续持有这种态度必然会危害自己,可还是觉得自己有办法不受其害;他的理想化形象依旧干扰着他,让他无法接受自己有神经症态度或冲突。他觉得,只要自己认识到了问题的存在,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解决掉它,当他发现事与愿违时,他就会恼怒自己。

想要让患者对生活的其他方面产生兴趣,首先就要让他意识到他正处于当前的这种状况,否则他永远无法找回自我。当患者能够正视自己的问题,并且知道自己有能力不受它们的伤害时,他就能够感觉到他的依赖、愤怒和苛求正在减少,其敌意自然也会越来越少。

绝望的缓解是敌意减少的最主要原因。只要内心变得强大,就不会总是觉得受到他人的威胁了。所有的这些变化,都会通过患者与自己,以及与他人的关系的变化反映出来。

帮助患者获得内心的真正独立。这个目标我们可以将它概括为“唤醒内在感情源泉”,也就是觉醒真情实感,重焕活力。这些感情包括喜爱、憎恨、快乐、悲伤、惧怕、希望,等等。这一目标的宗旨是,让患者有能力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也有能力控制它们。

用一个更全面的定义来概括治疗目标就是:实现内在的完整。其含义是,所有感情都是真情实感;卸下所有伪装;毫无保留地投入到工作、理想和感情中。想要接近这一目标,首要的任务就是解决冲突。

《我们内心的冲突》卡伦·霍妮 | 微信读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