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很多都是平凡,人只需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慢慢发光发热足矣。我虽然做不了太阳,但我可以做黑夜中的路灯发光发亮,让地面充满我的颜色,让夜晚回家的人能够找寻到自己回家的路。我虽然做不了那山间的清泉,但我可以做这渺小的雨粒,让土地湿润,灌溉农田滋润万物,也有我一份功劳。我虽然做不了那远山,但我可以做一块小小的石头,修筑房屋,建造大桥少不了我的参与。所以,做人要知足常乐即可。
知足常乐,往往会引领人前往另一个“世界”。苏轼的仕途生涯令人感慨,但他不过分悲叹自己,反而生出许多流传千古的绝唱。柳永因为皇帝的一句话断送了仕途,但他最后还是选择接受这一事实,朝廷失去了一个小官,却璀璨了两宋的文坛,何乐而不为呢?可见,知足常乐也是一种提高人们修养境界的一种方法。
知足常乐,要做到不妄图富贵。一只海鸟到了鲁国都城外,鲁国君主把它迎到了宗庙,设宴席款待它,鸟儿哪见过这般架势,便昏死过去了。胡九韶,明朝金溪人。他的家境很贫困,一面教书,一面努力耕作,仅仅可以衣食温饱。每天黄昏时,胡九韶都要到门口焚香,向天拜九拜,感谢上天赐给他一天的清福。妻子笑他说:“我们一天三餐都是菜粥,怎么谈得上是清福?”胡九韶说:“我首先很庆幸生在太平盛世,没有战争兵祸。又庆幸我们全家人都能有饭吃,有衣穿,不至于挨饿受冻。第三庆幸的是家里床上没有病人,监狱中没有囚犯,这不是清福是甚么?由此可见,突然的富贵并不是什么好事,而胡九韶的清福不正是我们所向往的知足常乐吗?
人生难得满足,更难得知足常乐。这世上终究是征途名利之人占多数,因为他们都有着一种错误的观念,就是只要有权有势就能做一切自己想干的事,而事实并不然,权与利就像是一圈一圈的枷锁,包围着禁锢着人的心,让人在争权夺利的战争中迷失了真正的自我,而能做到知足常乐者也只有少数。所以,知足常乐是极少的。
知足与常乐简单的两个词想要做到却很难,但做人却也只需知足常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