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书目标】各位伙伴你们好!很高兴能与各位伙伴一起做拆书分享,各位伙伴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掌握非暴力的愤怒表达的四个步骤。
图书介绍(FAB法)<2分钟
【F】:这个片段选自《非暴力沟通》,作者是马歇尔•卢森堡博士,马歇尔•卢森堡博士由于在促进人类和谐共处方面的突破成就,2006年他获得了地球村基金会颁发的和平之桥奖。书中重点介绍了非暴力沟通的两种模式,还有其他一些沟通技巧。
【A】:这是一本沟通实践类图书,《谈话的力量》一样非常畅销,《谈话的力量》侧重语言的表达技巧,而这本书则更侧重于挖掘语言背后双方所蕴含的情感与期望。书中的方法简单可行,书的中文版已入选香港大学推荐的50本必读书籍,帮助世界各地无数的人们获得了爱,和谐和幸福!
【B】:如果你在工作中跟同事的人际关系不好,感觉自己不会说话,如果你在生活中常常因为一点小事就会跟家人争吵起来,那么说明你的谈话有时候是会伤人的“暴力沟通”;如果你感觉你的配偶和孩子从不跟你谈心,那说明你不会非暴力的方法倾听他人。如果你想改变与周围人的人际关系,变成一个沟通的高手,那你可以跟随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学习这种爱的语言,让一切的交流都可以很顺畅,所有的冲突都能轻松解决。
【R】阅读原书拆页 3分钟
《非暴力沟通》140
现在让我们看看非暴力沟通表达愤怒的具体步骤。首先,停下来,除了呼吸,什么都别做。我们避免采取行动去指责或惩罚对方。我们只是静静地体会自己。接着,想一想是什么想法使我们生气了。例如,无意中听到某个的谈话后,我们认为由于种族的原因自己遭到了排斥。这时,我们体会着愤怒,并留意脑海中盘旋的想法:“这太不公平了!她这是种族歧视!”我们知道,像这样的想法是尚未满足的需要的可悲表达。于是,接下来,就去了解自己想要满足的需要。如果我把某个人当作种族主义者,我的需要也许是接纳、平等、尊重或联系。
为了充分表达自己,我们现在需要张开嘴,说出我们的愤怒—怒火此时已被转化为需要以及与需要相联系的情感。然而,表达此时的感受也许需要很大的勇气。对我来说,生气并冲着人们嚷“你们这是种族歧视”是很容易的。事实上,我甚至还会觉得高兴。但是,倾听心底深处的感受和需要却可能引发不安。为了充分表达愤怒,我们也许会对那个人说:“你走进房间后,和其他人都打了招呼,却没有和我说话,现在你又在议论白种人,注意到这些,我的胃有些不舒适,而且很害怕,因为我很看重平等。我想请你告诉我,听到我说这些,你的感觉怎么样?”
【I】拆书家讲解引导 2分钟
【不这样做的坏处】
【what】在生气时,批评和指责他人都无法真正传达我们的心声。如果想充分表达愤怒,我们就不能归咎于他人,而是要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上。
【why】如果我们不能正确的表达愤怒,一味的批评和指责他人,把错误归咎于他人,我们始终无法找到我们自己真正的需求,那么我们的愿望也无法得到满足。(坏处)
【反面案例】
孩子还有不到两周的时间就要考钢琴十级了,但是考试的曲目还没有练熟,每天练琴时间都很磨蹭,我在催几遍之后,就有些不耐烦,生气发火:“怎么这么不知道着急呢,钢琴要考试了,还想不想过?”孩子也不示弱,“我早晚练好不就行吗?”“你不练什么时候能练好!”然后我们就争论起来了。
【书中建议,反例变正例】其实这时候我根据非暴力沟通表达愤怒的四个步骤来做,效果会更好。
看到孩子练琴磨蹭,我首先,停下来,除了呼吸,什么都不做;
第二步,想一想是什么想法使我生气了:我觉得孩子,在时间不够的情况下,还浪费时间不知道抓紧;
第三步:体会我的需要,我看重做事的效率;
第四步:充分表达自己的需要,你练琴的时候,不抓紧时间,我感到很生气,因为我很看重做事的效率。
孩子听了以后也坦诚的跟我说,要考试了我的压力很大,每次练琴之前我都要几分钟时间稳定自己的情绪,这样我们就互相理解了。
【适用边界】表达愤怒的四个步骤适合于沟通的目的是为了达到相互理解,满足自己的愿望的非对立场合,如果是对立场合比如诉讼则不能适用。
【A1】激活经验(显像提问) 3分钟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接下来我们进入A1激活经验的环节。
大家在过去一个月的工作生活中有没有以下的感受呢?被领导批评感到委屈而与领导争论,与同事产生矛盾吵架,教育孩子时孩子顶嘴因而痛批孩子,与陌生人产生摩擦发火,被父母误解而争论不止?每次自己都火冒三丈愤怒异常却不能解决问题。
那么写下这种情景,这是发生在什么时候的什么事情?请想一想,并在小组内分享,时间为3分钟,然后我会请一个老师分享他的失败案例。
好的,大家讨论的差不多了,哪位老师想分享一下?好的,XX老师。
学习者案例记录:
【A1+】反思加工 7分钟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刚才各位伙伴都分享了自己的经历,现在请各位伙伴回想一下当时的情景,结合我们片断中的步骤,请大家想一想我们根据拆页中的方法,大家怎样用表达愤怒的四个步骤,找的自己的需求从而达成自己的愿望呢?请大家用2分钟思考举出一个例子,用三分钟群内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老师点评意见:这是老师针对2-1和2-2第一次稿的意见,我已经修改了,老师针对2-2建议互换试试,这是第一次的2-2。
1、你的2-1的例子,最好是一件具体的经历, 不能是一种通常情况。
2、 FAB清晰可见, F还是多写一句这本书的属性--是什么。
3、 I的讲解用了黄金圈 what why how where的适用边界反映出这个拆页的实质还有偏差: 书中其实是告诉我们当我们以为自己没有主动权的时候, 其实我们是有主动权的,是有选择权的。 如何做到这个心理转换,其实是在第二步,我们如何确认这是要选择的呢?书中有一个放弃的范例。【这里可以有swot分析,或者心理上的觉察等细化的步骤。】
我的问题是:如何在I的部分深挖核心知识点。 聚焦在要讲解的学习目标上, 时间有限,我们可能只能讲清某一个点,那么是那个呢?理清这点,就能突出目标,帮助学习者做到可测量的动作。
我个人认为适用范围可能是自我管理, 很难用这个片段去帮助他人做决定吧,你们再发散思考一下。
4、 显像提问的部分, 可以用负面情绪来激活那个画面。 后面A1+做得很好!
TF2-2和TF2-1的差异你们是怎么看?我是这么认为, TF2-1如同带领学习者去走一条新路。 TF2-1是设立篱笆,告诉学习者哪不能走,除去学习者的顾虑, 然后让学习自己去走。
TF2-1呢,就需要讲解为什么要跟随你这么走? TF2-2呢就要解决外围的地形和担心。而不用细讲里面的知识点,哪怕大一点也没关系。
所以您试试换拆页,感受一下,把我选择放在TF2-2来练。
这里的预防异议,是提前考虑学习者会对这个知识点提出什么疑问,异议。 我们先说出来,建立权威感和安全感(潜台词是你说的我都考虑过了,我都了解, 你别急,稍安勿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