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虫‖新父母晨诵+晨诵启思080
【新父母晨诵】
真正的教育智慧在于教师从来不给学生打“2 分”,而是经常激发他要做一个好学生的愿望。有经验的教师就是这样做的:当一个学生还做不好作业时,教师就不给他打任何分数,永远不堵塞他争取好成绩的道路。——《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 4 卷,第 658 页
萤火虫微语主持:朱永新
在5分制里,2分等于宣判了一个学生的不合格。所以,有教育智慧的教师从来不给学生打“2 分”,从而永远为学生留出成长的空间。对父母而言,虽然父母不一定直接给孩子的学业成绩打分数,但他们每天与孩子生活在一起,他们的每句话、每个评价,就是在给孩子“打分数”。所以,父母们一定要记住,正像好教师从来不给学生打2分一样,我们一定不要给孩子打出不及格的分数,也不要轻易彻底否定孩子,不要堵塞孩子“争取好成绩的道路”,永远为孩子留出改正错误的机会。
【我的微语】
亲爱的新父母们!早上好啊!
苏霍姆林斯基在《选集》第四卷中曾这样阐释教育智慧:真正的智者,从不轻易落下那枚冰冷的“2分”印章,而是执一盏心灯,始终点燃孩子心中“成为更好自己”的灼灼渴望。在五分制的天平上,“2分”何止是一个数字?它更像一纸冷酷的判决书,仿佛瞬间就能将稚嫩心灵通往未来的小径彻底封死。这绝非分数本身的过错,其深处,蕴藏着教育者如何守护一片让心灵自由呼吸、向上拔节的宝贵空间的根本命题。
教师之“不给2分”,实为一种充满慈悲与远见的教育留白艺术——它绝非对不足的视而不见或纵容,而是以大地般宽厚的胸怀,为暂时蹒跚的孩子撑起一片可以喘息、积蓄力量的天空。当作业尚未完成,智慧的教师选择“不打分”,这短暂的沉默,如同在命运的宣判席上按下暂停键。这份看似无言的“空白”,实则是在孩子脚下,悄悄铺就了一条从泥泞通向星光的隐秘小径,让希望得以喘息,让勇气悄然萌发。
而这一份留白的艺术,在家庭的屋檐下,其意义更为深刻,也更为紧迫。父母手中虽无批阅学业的朱笔,却日日执掌着为孩子的灵魂“画像”的彩笔:当牛奶杯意外倾覆,一句脱口而出的“你怎么总这么笨”,无异于在孩子纯真的心版上,重重烙下一个刺目而冰冷的“2分”,仿佛宣判了他的笨拙;而一句温和的“下次试试这样端,会更稳当哦”,则如同春风拂过冻土,轻柔地抚平了当下的失误,为下一次笨拙却勇敢的尝试,预留出希望的土壤。父母的话语,拥有着重塑孩子内心世界的惊人力量——一言既出,或如巨石垒起高墙,或似钥匙开启通途。我们的每一句评价,每一次眼神,都在无声地晕染着孩子生命的底色,塑造着他看待自己的目光。
由此观之,教育的至高智慧,在于永为生命的成长预留无限可能。诚如《学记》所昭示:“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真正的教育者,既非手握冰冷标尺的判官,亦非盲目喝彩的旁观者;他们深知,每个孩子都是一幅正在徐徐展开、充满无限可能的生命画卷,每一次“跌倒”都不过是这画卷上短暂的顿笔,是成长乐章中蓄力的休止符,而非终章。他们以智慧而温润的目光,穿透眼前的迷雾与磕绊,坚定地凝视着那尚未完全显影的、蕴藏无限生机的未来图景——如同农人虔诚守望着深埋地下的种子,静待破土而出的奇迹;如同园丁悉心呵护着含羞的花苞,期盼那满园芳华的绽放。这份充满敬畏的“留白”与“等待”,正是教育者灵魂深处最虔诚的信仰与最深沉的爱。
因此,让我们以守护星火的姿态,慎之又慎地对待每一个可能扼杀希望的评价之“2分”。无论身为师者还是父母,心中当常怀这样的信念: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独特的星辰,拥有属于自己的运行轨迹和闪耀时刻。以智慧之眼穿透迷雾,看见那跃动的潜能;以耐心之手轻轻拂去尘埃,为生命的舒展留出广阔空间——这或许正是苏霍姆林斯基那穿越时空、永不熄灭的教育箴言,留给我们最珍贵、也最需躬身践行的遗产。
教育的留白,是在心灵的画布上,预留出光的通道;教育的等待,是对生命之花静默而笃定的礼赞。当我们学会在孩子的心田留出自由生长的疆域,那最初或许微弱的萤火之光,终将在爱的守护与智慧的引导下,汇聚成照亮自我、也辉映世界的璀璨星河。当千万颗被守护的星火终成星河,那便是对教育留白艺术最深情的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