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19忙碌充实的一天

这几天实在是有些忙,从17日开始参加“教育微宇宙 乡村强师你我行”夏令营活动以来,每天在打磨60秒专题教育微策略的文案,制作并优化视频。

每天晚上忙到半夜以后,早上6:00的闹铃实在没法起来,论语共读第一天的闹铃5:30就把我从床上拉起来了,但迷糊着眼睛不知道从哪里进入会议室,结果错过了。第二天的论语晨读,我进入的时候,已经开始了,那天作为社会妈妈,带着困境儿童参加爱心协会开展的活动,只能用手机观看,加之周围环境比较嘈杂,基本没听清。第三天的论语晨读,因前一天忙到三点才上床,手机闹铃被先生按掉,又错过了。第四天的晨读,睁开眼已经到了我们班级孩子的晨读时间,只得到腾讯会议室去组织孩子们晨读了,又一次错过。我在心里对自己说:“明天早上的晨读,我一定要参加。”我相信,我可以做到。

上午半天,一直在转发夏令营活动的通知,并带领小组成员完成今天的任务,自己也在思考并着手完成一个新的教育专题微策略故事。

中午插空帮儿子单位领导做了一个孩子的视频,然后就去南通紫琅第一小学参加道法新课标解读培训了。下午半天,通过听培训,把“核心素养”这个词算是刻在脑子里了。专家的讲座把对课标的读法教给了我们,关键就看我们怎么去阅读了。所以,关于课标的阅读,真的是需要静下心来好好读的。明天开始,再次开启课标的研读活动。学校在放假前,给语数英老师每人发了一本学科新课标,至于老师们怎么读就没有什么安排了。唉!有点无力感!

5点回到家,为老妈在手机上进行了社保认证,吃完晚饭坐到电脑前参加晚上的夏令营活动,一直到现在才有时间来记录一天的活动,深深为自己工作效率低自责不已。

这两天发生的跟孩子之间的两件事有必要记录一下,为后面写专题教育微策略做准备:

第一件事,想到的题目是《承受自然后果,培养有担当的儿童》:这件事发生在7月17日,我们带着困境儿童参加爱心协会组织的游览活动。第一站刚到鲜花小镇,镇妇联的领导就安排大家拍照片。我结对的小姑娘媛媛刚在我们学校报名一年级,是三个困境儿童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她的父母双亡,和外公、太外婆一起生活。从幼儿园起,这个孩子就得到镇妇联、社会爱心组织和爱心人士的关心和资助。因为极度缺乏安全感,加之外公的溺爱,这孩子会无缘无故地发脾气,有时候不能好好跟别人交往。拍照的时候,考虑到她个子小,我就拉着她站在活动主题旗的边上,而她外公拿着旗站在中间。因为才见第二次,对我还不熟悉,一下子跟外公隔了两个人站,她感觉到了不安全,开始哼唧:“我要跟爷爷站一起。”急着拍照片,我们就没有理她,拍完照就让她回到外公身边。这时,她的情绪就不好了。在后面的游览中,当我要跟她一起拍照时,她一直拒绝我。我知道,对她不能着急,只能由着她。

整个游览过程中,她一直跟外公在一起,我也就没太接近她。后来,在看到玻璃栈桥时,大家都希望能到桥上去,我们也打算去。她外公说不上去,我问她愿不愿意让我陪她上去时,她破天荒地同意了,而且还主动牵起我的手。我也就牵着她往前走。结果,受疫情影响,栈桥今天不对外开放,我们没办法上去玩。她立马放下我的手,又跑到外公那里去了。

后来,到报纸收藏馆参观,她也一直跟外公在一起。到了梅花鹿养殖场,她和外公站在树荫下,跟一群奶奶、阿姨站在一起。我想起包里有一小袋瓜子仁,就拿出来,伸到她面前:“媛媛,这个瓜子仁你吃吗?”她果断地摇头:“我不要!”看到旁边有个姐姐,我就顺手将袋子交给姐姐的妈妈:“媛媛不要,这个就给姐姐吃吧。”那个妈妈是幼儿园老师,也就将袋子顺手接过去了:“好的。”

就在这时,媛媛忽然哭起来:“我要!我要!”其状甚惨。哭声引来了好多“爱心妈妈”,一个个关心地询问出了什么事。越是有人问,她哭的声音就越大。这个可怜的孩子,除了哭,她不会用其他任何方式表达情绪。幼儿园老师亲切地对她说:“你想要是可以给你的,但你要跟我说出你的要求。”媛媛继续用哭来回应。我也附和着说:“对,你要这样说:阿姨,刚才那个瓜子我还想要,您能给我吗?”她丝毫不理我们,继续哭。有人忍不住了,问我有没有了,我明确地告诉她们没有了,并且制止她们的“好心”相助。

在我的示意下,大家都只在旁边看着她哭。外公有点拉不下面子,捶了一下孩子的后背。这个外公也是个“孩子”呢。我们都离开了爷俩,让他们自己消化。

过来一会儿,我们从鹿园出来,媛媛已经不哭了,和外公腻在一起。

我希望这爷俩都能从这件事中明白:1.机会是靠自己去抓住的;2.要勇于接纳自己的选择;3.必须自己承受自然后果。今天的这堂课,是孩子早晚要接受的,对于这个孩子来说,可能来得有点晚了。分享这个故事,希望能给到大家帮助。

第二件事:到永达公司公益支教时,所有的孩子都在我的带领下,认真地读绘本故事《张开嘴巴 牙齿学校在里头》。崔邵锐不参与我们的共读,跟旁边的孩子说话。为了不打扰到我们的共读活动,我对他采取了不参加接下来的活动,就是对他进行的温柔地惩罚。当他再一次无视我们的课堂纪律时,我对他说:“崔邵锐,如果你不想参加我们的活动,你可以到你的位置上去休息。”他没明白我的意思,看着我。我又重复了一遍,同时告诉所有的孩子:“以后遇到自己不想参加某项活动,用说的方式表达更直接,一下就能让老师明白,大家知道了吗?”孩子们很认真地回答:“知道了!”崔邵锐只得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去,乖乖地做作业去了。时不时地,还看到他偷偷地瞄着我们的故事课件,侧耳倾听其他孩子的发言。

这件事让我发现:对于孩子寻求关注的各种方式,首先接受它,能猜到意思就说出来;猜不到孩子的意图时,暂时请孩子退出活动,这是对孩子最温柔的惩罚,同时也是效果最好的处理情绪的方式。当情绪有了这个缓冲区,孩子能很快自我化解情绪,成为情绪处理的小达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三个问题,伤透是不是可以自愈呢?也就自己的自我疗愈呢?如果回答是的话呢?可以回答一个111,不是的话呢?222。...
    般若_d071阅读 3,038评论 0 0
  • 忙碌的一天(2019年5月10日)总算过去了…… 昨天教研室组织各学校同课异构活动在我校进行,共12位教师作课,分...
    源于爱阅读 2,383评论 0 2
  • 社区志愿服务,彰显社会价值 ------爱心丙乙甲团队吴明坤来到山东省菏泽市曹县普连集镇开展社区志愿服务 为...
    TuTu图图阅读 2,224评论 0 0
  • 现在每一天都感觉特别的充实,感觉自己做了不少事情,而且与不同的人在一起,感觉每天都有不一样的收获与感悟! 今天早上...
    江畔桃圓阅读 1,222评论 0 1
  • 今年的 9月10日,是全国第37个教师节。这个教师节注定又是一个忙碌的日子,忙碌中,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节日又过去了。...
    大钧阅读 3,214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