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创作》|格里尔逊学派的坦率明澈

最近在看《纪录片创作》这本教材,教材专业性较强,以传授知识为主,言语谨慎专业,看的时候有些枯燥,但也从中慢慢品味出一点趣味。

书中介绍了纪录片的缘起和发展,介绍了记录片的各阶段的领军人物,介绍了纪录片的大致分类,都让我对纪录片有了更多的了解。同时让我第一次知道了格里尔逊学派,在这里就谈谈我对格里尔逊学派的思考。

格里尔逊学派是20世纪20年代中叶,英国青年约翰·格里尔逊意识到了电影作为教育和意识形态工作的巨大潜力,首次运用了“纪录电影”一词,将纪录电影创作概括成“对真实电影做创造性处理”。他呼吁着摄像机和话筒应该从摄影棚出来,面向现实社会,关注社会问题。

约翰·格里尔逊

我最欣赏他的这个观点——“电影是榔头,不是镜子”。他认为电影人首先是政治分析家、宣传家,其次才是艺术家。纪录片一直以来都是以简单的镜头记录某一社会现象或历史事件,突显其客观真实,但如果加入了自己的主观意识,让纪录片具有自己的思想,拥有一定的宣传教育作用,就好像再水墨画里点上了梅花的绛红,感觉一下子就鲜活起来。

格里尔逊学派完全脱离于娱乐性商业性的纪录片,展现捕鱼生活、住房问题、煤矿工人……这类最平凡最普通的生活。这也启示着我,将镜头聚焦于普罗大众可以接触到的生活会更加引起共鸣。但是,即使“正确比美重要”,也千万不可抛弃构图和蒙太奇最基本的艺术。最简单的画面加上精心的构图和蒙太奇手法,有1+1>2的效果。

格里尔逊学派创造性地把现场录音和解说词作为内容和形式的有机部分,“解说+画面”成为了格里尔逊式的同义词,影响了纪录片创作二十多年。但随着更多艺术学派的出现,格里尔逊学派还是显得稚嫩了些,正如该书最开始所说——“纪录片是一种发展中的现代艺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读《纪录片创作六讲》 从我在季风书店游荡到发现后浪电影系列再到读完这本书,已经整整过去了一学期。往电影的胡同走得越...
    二睡阅读 2,124评论 0 5
  • 纪录片创作六讲 第一章 为什么拍摄纪录片? 如果你对这个世界有话要说,那么你就可以拿起机器拍摄了。 我对这个世界想...
    shamumu阅读 1,829评论 0 1
  • 我们现在所用的手机,几乎全部都是智能机。现在用智能手机拍照片、拍视频就如同喝水一样简单。每天都有海量的照片和...
    心已远_Ma_Vie阅读 709评论 0 6
  • 英国记录电影运动 是英国的一次以约翰·格里尔逊为首的有组织的纪录片摄制运动,始于20世纪30年代。格里尔逊反对以虚...
    啊耳阅读 2,445评论 0 0
  • 本章主要讲述21世纪最初10年的纪录片历史。本章主标题“世纪之交”没有太多好解释的,只是公元纪年的世纪更迭,被称为...
    单万里阅读 906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