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习之801401
【原文】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白话】孔子说:“不在此职位上,就不要谋议此位之政。”
【思考之一】如何理解“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论语注疏》曰:“此章戒人侵官也。不在此位,则不得谋此位之政,欲使各专一守于其本职也。”
《论语注疏》上说:“此章戒人侵官也……欲使各专一守于其本职也。”什么是侵官?就是侵犯别人的官职,侵犯他人的职守。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中说“以为侵官”,就是这个意思。儒家讲“名分”,君臣、父子、夫妻的关系是“名”,每个人的官位职位就是“名”,其相应的责任、义务就为“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和自己的分。合乎社会道德的名分,就是社会稳定的根本;没有名却一定要谋那个分,就会出现“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乱象。《论语·颜渊篇》第11章,“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所以孔子在回答子路关于“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时说:“必也正名乎!”一定要名正!又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子路篇》第3章)《春秋》就是在名和分的前提下,进行明是非、寓褒贬的善恶的判断,这就是在“微言”中彰显“大义”。
孔子时期礼崩乐坏,具体到鲁国,三桓专权,国君失位,因此,孔子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是警戒人们不要借着“谋政”的名义“犯上作乱”或者侵官。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句话在论语里出现两次(另一次是《宪问篇》第27章),第二次曾子又补了一句“君子思不出其位”,做一个君子,你的思虑都不要超出自己的职责范围之外。明朝张居正注解说:“凡人之居位,虽有大小尊卑之不同,莫不各有当尽之责,出位妄想,在己为旷职,于人为侵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岗位,虽大小尊卑不同,但都有各自应尽的职责,你不专注于做好自己位置上那些事、整天老想着别人应该怎么做,这就是“出位妄想”。对自己的岗位就是“旷职”,对别人的岗位就是“侵官”。如果胆子再大些、实力再强些,像鲁国的季氏,就敢直接把国君的位子取而代之了。日本学者伊藤仁斋说:“人各有其分而不能自尽,必好越位犯官,干预其政,故夫子言此以为戒”。说一个人如果自己的职位不能做好,就是一定喜好越位犯官、干预别人的政事的。所以夫子说此话来告诫世人。
孟子也说“位卑而言高,罪也”;《中庸》也讲“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都与此意思相近。
《孟子·离娄章句》中,孟子的学生对曾子和子思鲁国和卫国做官时面对类似情况时的不同做法,“孟子曰:‘曾子、子思同道。曾子,师也,父兄;子思,臣也,微也。曾子、子思易地则皆然。’”陈祥道在《论语全解》中也举例说“曾子不与越冦之事,孟子不以为罪”。陈祥道也举例说“阳处父易中军之班,《春秋》以为罪”,阳处父的做法,《春秋》认为是有罪的。
同样的事,孔子怎么处理呢?孔子在鲁国当大司寇的时候,这是有实际官职,他就向国君提出建议“堕都”,要削弱三家的权力,收归国君所有。后来孔子辞官了,没有“位”了,鲁哀公问他“何为则民服?”孔子回答说“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举直措枉”讲的就是用人原则,而不会说某某当举,你该用谁,不该用谁,也不批评三桓当如何。包括对景公的问政,孔子也只是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为政原则话,这就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里,但凡国君问孔子,在位上,孔子就以具体为政来答;不在位时,他只讲为政的原则,而不在政治实务上替国君拿主意。张栻说这就是:“止其分也。”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在上位者,不是看热闹、不关心,而是很关心、很想帮他做好,但我必须得放手、才最终对他好。在下位者也一样,你老担心上面的人做错事,人家错不错还不知道、你自己就开始自我保护了。如果你能对上级有一份信任,把自己该做的责任做好,努力在任何情况下都选择最优的方案帮他做,这才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所以孔子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绝不是推卸责任的,不是“各人自扫门前雪”,而是用来倡导更大的胸怀和更勇敢的担当!你要更信任同伴和更勇敢的接受不确定的成功或失败!而恐惧失败和不信任队友你就不会放手。
刘宗周说:“位凡局于上下皆是君子,居官尽心于职内,不侵越于职外,所以明守分也。”“上下皆是君子”,你得相信你的上下都是君子、都是有能力的人,你才能“尽心于职内,不侵越于职外,所以明守分也”。如果你觉得别人都不如你聪明智慧、有能力,你自然无法“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到处管。所以,“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可不是推卸责任,他是更有责任更有担当的人说的一句话。
“不谋其政”,不是真的不为人谋,而是要在清楚方向、总别关系,更有效率、更负责任地为人谋。因此,有时候清楚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