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个叫玛莉•班尼的美国小朋友写信给芝加哥先驱论坛报,说她实在搞不明白,为什么她帮妈妈把烤好的甜品送到餐桌上,得到的只是“好孩子”的夸奖,而那个什么都不干,只知道捣蛋的弟弟戴利得到的却是一个甜品。
她想问问儿童版“你说我说”栏目主持人西勒•库斯特,上帝真的是公平的吗?为什么她在家和学校常被怠慢,像她这样的好孩子是被上帝遗忘了吗?
希勒•库斯特也非常困惑。十多年来,他经常收到孩子们责问上帝,“为什么不奖赏好孩子”之类的疑问。
每当开学,他心情就非常沉重,因为他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些问题。
在一次朋友的婚礼上,他找到了答案,并因这个答案,他一夜之间名扬天下。
西勒•库斯特是这样回忆的,在朋友的婚礼上,当温柔的牧师主持完订婚仪式,让新娘新郎互赠戒指。
由于过于激动,一对新人挽起右手,把戒指戴到了对方的右手上。
牧师看到这一切,幽默地说:“右手已经够完美了,还是用它来装扮左手吧。”
是啊,右手成为右手,已经够完美了,没有必要再装点了。
同样的道理,那些表现好的人之所以常常被忽略,不就是因为他们已经非常完美了吗?上帝让善人成为善人就是对善人的最高奖赏,上帝让恶人成为恶人,也是对恶人的最大惩罚。
请问,世界上还有比这更大的奖赏吗?还有比这更严厉的惩罚吗?
于是,西勒•库斯特写了《上帝让你成为一个好孩子,就是对你的最高奖赏》一文。这篇文章在很短时间内被千余家报纸转载,并且每年的儿童节他们都要重复看这个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物质奖励绝不是对孩子最好的奖励,而那些没有受到物质奖励的孩子,也绝不会因此而失去自己拥有的品德和精神,过多的物质奖励只能让孩子变得浮躁和虚荣。
只有让孩子在自我价值的实现中体会到成功感和喜悦感,才能激发孩子内在的教育的动力,从而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作为家长与其费尽心思来奖励孩子,不如脚踏实地走进孩子、帮助孩子、引导孩子。
现实生活中,不少家长喜欢用物质奖励刺激孩子努力学习或做好事。很多家长的初衷是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及做事的主动性,但实际效果和家长的期望相差甚远。
实践证明,滥用物质奖励是一个家教误区。
为什么呢?因为物质奖励对孩子起到的是消极心理暗示。比如:“今天妈妈不在家,你就跟着姥姥,一定要乖乖的,如果你表现好,妈妈就给你买个奥特曼。”
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你本来是个不乖的孩子,如果今天不惹姥姥生气,我就给你奖励。
再比如:“妈妈今天加班,你在家好好写作业,不要出去乱跑,不许看电视,做得好,妈妈带你去吃肯德基。”
这句话暗示着你从来不认真写作业,光想着往外跑,就知道看电视。今天如果表现好,妈妈给你点甜头。
以上两位妈妈的话弊端在于,她们给孩子的,都是消极的心理暗示,不信任孩子,孩子会这样认为,我就是不会,我本来就不懂事,我一直没有自控力,我压根儿离不开电视。
物质奖励会助长孩子的惰性。不少家长用物质奖励当诱饵,估计是想让孩子以优异的成绩、良好的行为来回报。他们并不知道这是在培养孩子患得患失、虚荣浮躁的功利思想。
一个孩子为了一顿西餐,为了一次旅游去学习,而他付出许多努力,那是不切合实际的。庸俗的家庭带不来高尚的举动,一个孩子为了功利而学习,他又会爆发出多大的热情呢?他会有多持久的毅力?
物质奖励可能会让孩子在短时间内付出,一旦达到目的,他的学习热情就会骤然下降,学习成绩也会下降。
再者,在功利思想的指挥下,孩子把心思都用在了如何换取奖品,如何讨家长欢心。孩子把奖品当成了目的,却把学习当成了实现目的的一种手段。
学习的崇高意义、求知的丰富内涵被扔到了九霄云外,孩子的学习成绩怎么能提高呢?
滥用奖励还会造成孩子的依赖。长期以来,无论父母要求做什么,都必须提供奖励,因为没有奖励就没有动力。长此以往,孩子还会把这种功利思想带到学校,带到社会,不管是什么,没有奖励统统不干。
奖励滥用,会让孩子把学习和奖金对立起来,为了得到某种奖励,孩子也会付出一定的努力,经过努力达到了父母的期许。比如孩子提高了成绩,父母兑现了承诺,孩子心灵得到了慰籍,这是父母和孩子都高兴的事情。
可悲的是,父母对孩子学习成绩永远不会满足,随着父母对孩子学习期望的不断深入,孩子往往达不到那个高度,这使孩子心里矛盾重重,希望获得奖励,却不能取得理想成绩,孩子自然会把学习和奖对立起来。
随着一次次考试失利,孩子的挫败感越来越严重,慢慢地,孩子就会讨厌学习,甚至逃避考试。
滥用物质奖励孩子是非常糟糕的事情。
孩子做好了事情取得了好成绩,表现出自己对自己负责任、诚实等美好品质,是得到老师的赞许,得到部门的认可,获得心灵的慰籍和自我满足感,这对于他来说就是最好的奖励,我们没必要再给予物质奖励。
一个心智健康的孩子会更注重精神层面的奖励,而不是物质奖励。孩子学习进步,成绩单就是对他努力的最好认可,也是对他付出的最直接的奖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