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走……”
王亚均突然拍着膝盖嘟囔了一句,眼睛却还盯着电视屏幕,仿佛那句话只是随口一说。
萧银的视线瞬间从电视上移开,心里一紧,目光不安地落在王亚均身上。她知道,这句话是他的“告别信号”。每次他说完“走”,就会立刻站起来,动作干脆利落,像是早就计划好了似的。
果然,王亚均端起桌上那杯早已凉透的咖啡,抿了一口,随即站起身,语气轻松得像是在宣布一场即将开始的旅行:“要走了!”
他从不直接说“回家”,而是用这种含糊其辞的方式,仿佛这样就能掩盖他即将回到妻子身边的事实。萧银心里清楚,这是他对她的某种“体贴”——或者说,是他对自己行为的某种掩饰。
“三点了吧。”王亚均抬头看了看墙上的闹钟,语气里带着一丝试探,仿佛在请求她的默许:我已经待了这么久,该走了吧?
王亚均是昨晚九点来的。今天是星期六,他打完高尔夫球后,像往常一样直奔她的公寓。萧银并不需要他亲口告诉她这些,她早已从他的习惯中摸清了规律。从昨晚九点到今天下午三点,整整十八个小时,他们一直待在一起。
“那就再见吧!”王亚均脸上浮现出一抹歉意的笑容,而萧银早已从刚才的电视节目中察觉到了他的离去意图。尽管早有预感,她的心里还是泛起一阵不安。她为自己的敏锐感到一丝得意,但更多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失落。
“周三或周四一起吃饭,怎么样?”王亚均一边穿外套,一边随口提议。
萧银没有立刻回答。她知道,王亚均很忙。他是个设计师,在省城开了一家个人工作室,经常出差,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他们的约会总是因为他的“急事”而泡汤。这次,她也不抱太大希望。
“老城区那边有家土菜馆,店面小但味道不错,咱们去那儿吧!”王亚均的语气轻松自如,仿佛这个计划已经板上钉钉。
萧银心里冷笑。他总是这样,随口许下承诺,却从未兑现。上次他说要带她去三亚旅游,再上次是大理拍写真,结果呢?无一例外,全都成了空头支票。或许他说这些话时是真心实意的,但最终总是因为各种“不可抗力”而不了了之。
“还是周三吧,七点左右?”王亚均继续追问。
“那你提前一天给我打电话。”萧银淡淡地回应。她早已学会了不抱期待,因为期待只会带来失望。
“今天下午还干什么?”王亚均一边整理衣领,一边随口问道。
“什么也不干。”萧银的语气冷淡,甚至带着一丝不耐烦。
王亚均似乎察觉到了她的情绪,但他没有多说什么,只是从沙发上拿起短外套,动作利落地穿上。萧银看着他,心里突然涌起一阵复杂的情绪。她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养成了送他去车站的习惯。每次他离开,她都会陪他走到车站,仿佛这样就能延长他们在一起的时间。
“嫌麻烦吗?”王亚均问。
“不。”萧银简短地回答,随后走到镜子前,整理了一下头发,套上一件对襟毛衣。
王亚均提起墙边的手提箱,里面装着他的高尔夫球服。他弯下腰时,动作显得有些迟缓。萧银注意到,他的鬓角已经有些灰白。四十八岁的他,早已不再年轻。
打开房门,楼下传来孩子们的嬉闹声。星期天的下午,小区里总是热闹非凡。父亲们陪着孩子在广场上玩耍,笑声和喊叫声交织在一起。
“天要下雨了。”王亚均抬头看了看阴沉的天色,云层低垂,晾晒在楼顶的衣服在风中飘舞。
“有点凉了。”萧银轻声附和,心里却感到一阵莫名的空虚。
电梯门打开,两人一前一后走了进去。
(二)
从小区出来,向左走两百多米就是商业街。再往前走,就是车站。
两人并肩走着,谁也没有说话。突然,一个三十七八岁的女人迎面走来,右手提着购物袋,左手牵着一个小女孩。
“您好……”女人微笑着打招呼,目光在萧银和王亚均之间扫过,带着一丝意味深长的探究。
萧银也回以微笑,但心里却有些不自在。她知道,这个女人是她的对门邻居。虽然她们从未深交,但对方的眼神显然已经猜到了她和王亚均的关系。
“你以前见过她吧?”等母女走远后,王亚均问。
“是对门邻居。”萧银简短地回答。
“她是不是知道了什么?”王亚均的语气里带着一丝不安。
“无所谓。”萧银耸耸肩,语气淡然。她已经二十九岁了,单身,和一个男人交往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更何况,她从未想过隐瞒这段关系。
那个女人或许很快就会把今天的事传遍整个小区,但萧银并不在乎。她从未想过在这里长住,也从未想过和王亚均的关系会有未来。
“她可能知道咱们的事。”王亚均低声说,语气里带着一丝担忧。
萧银点点头,心里却开始回顾这段关系的始末。
她和王亚均已经在一起三年了。他们相识于一场行业峰会,当时萧银在做现场速记。王亚均给她的第一印象很好——绅士、温和、风度翩翩。会后,他邀请她共进晚餐,两人的关系逐渐升温。
当然,萧银从一开始就知道王亚均有妻子,还有两个孩子。她是在了解一切的情况下,选择和他在一起的。或许是因为当时她刚和前男友分手,感情处于空窗期,生活寂寞,需要一个依靠。而王亚均的出现,恰好填补了这个空缺。
她原以为这段关系只是暂时的,很快就会结束。可不知不觉中,三年过去了。
王亚均对她很好。他温和体贴,外表也不差。尽管萧银从未提出过任何要求,王亚均却每月默默给她一万元,悄悄汇到她的账户上。只要维持现状,她的生活就很轻松,没有任何不满。
然而,这段关系的未来在哪里?王亚均每周至少来两次,有时会住下。他用一种与年龄不符的热情拥抱她,说“我一直喜欢你,一直爱你”。但他从未提过离婚,也从未给过她任何承诺。
萧银渐渐意识到,这段关系不会有任何结果。她早已没有了最初的紧张感和愉悦感。第一年,她还会为每次约会精心准备,满怀期待。到了第二年,约会变成了一种例行公事。而从去年秋天开始,她开始考虑彻底结束这段关系。
王亚均似乎察觉到了她的变化,曾问她:“你是不是讨厌我了?”
萧银并不讨厌他,也不觉得他有什么不好。她只是觉得,这段关系已经走到了尽头。一次又一次的幽会,只是同一场景的重复,带来的只有麻木和疲惫。她想要回归一个人的生活,重新找回自己。
然而,王亚均似乎并不理解她的心思。他要么给她买奢侈品,要么增加零用钱,试图用物质来安抚她的情绪。可这些举动只会让她更加郁闷。
萧银知道,她应该分手,但却始终找不到合适的时机。
(三)
商业街上挤满了人,主妇们忙着采购晚餐的食材。年轻的夫妇在蔬菜摊前挑选西红柿,父亲带着孩子们买冰淇淋,玩具店、书店和服装店里也人头攒动。
“喝杯咖啡吧?”王亚均在咖啡店前停下脚步,语气里带着一丝歉意。他觉得让萧银送他到车站有些过意不去。
“没时间了吧。”萧银淡淡地说。
“不打紧。”王亚均摆摆手,推开门走了进去。
咖啡店里人很多,大多是带着孩子的家庭。王亚均环视了一圈,找了个角落的座位坐下。
“点点什么?”他问。
“咖啡。”萧银简短地回答。
“刚才不是喝过了吗?还能喝?”王亚均有些惊讶。
“再喝几杯也没事。”萧银的语气里带着一丝不耐烦。她不喜欢被他干涉,哪怕只是点一杯咖啡。
王亚均点了烟,随口说道:“你住的那个小区,孩子们太多了。”
“下次搬到万科那边怎么样?”他提议。
“现在的小区也不错。”萧银冷冷地回应。
旁边座位上,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正和孩子一起喝饮料。王亚均瞥了一眼,迅速移开视线。萧银却盯着那个男人的侧脸,心里突然涌起一阵复杂的情绪。
他在家里,是不是也是这样照顾孩子的?
服务员端来了咖啡和冰淇淋。王亚均拿起冰淇淋,像孩子一样舔着吃。萧银皱了皱眉,觉得他的举止有些不合时宜。
“你学打高尔夫吧?要是能跟我一起打,我哪都带你去。”王亚均一边吃冰淇淋,一边提议。
萧银没有回答。她不想学高尔夫,也不想成为他背着妻子乱来的借口。
“偶尔呼吸一下新鲜空气,精神也会爽快的。”王亚均继续劝说。
“我不愿意打。”萧银冷冷地打断他。
王亚均露出不悦的神色:“你在听我说话吗?”
“我在听,但我不愿意。”萧银的语气里带着一丝挑衅。
王亚均沉默了片刻,随后叹了口气:“这个店里人真多。”
萧银没有接话。她看了看表,提议道:“走吧。”
王亚均点点头,站起身。两人走出咖啡店,商业街上依旧人声鼎沸。
“晚饭打算吃什么?”王亚均随口问道。
“还没想。”萧银回答。
王亚均似乎察觉到了她的冷淡,语气变得柔和:“咱们去万达吃点东西吧?”
“我这身打扮不合适。”萧银拒绝。
“这样就行了。”王亚均不以为然。
萧银心里冷笑。他总是这样,临时起意,却从不考虑她的感受。她突然感到一阵疲惫,不想再继续这场毫无意义的对话。
“从站前广场乘出租车去吧?”王亚均提议。
“你自己去吧。”萧银冷冷地说。
王亚均愣了一下,随即露出不解的表情:“怎么了?刚才不是答应了吗?”
“我突然不想去了。”萧银的语气里带着一丝决绝。
王亚均试图说服她,但萧银已经转身朝存车处走去。她穿过共享单车停车区,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四)
萧银走到红绿灯前,回头看了一眼。王亚均正钻进一辆出租车,动作有些笨拙。他掀起外套,先把箱子塞进车里,随后自己也钻了进去。
车门关上,车子缓缓驶离。萧银站在原地,深深地松了一口气。
她知道,自己再也不会和王亚均见面了。即使再见,也不会再维持原来的关系。
她绕过红绿灯,穿过商业街,经过水果店和药店。甩卖摊前的年轻男子依旧高喊着“大甩卖”,主妇们围在摊前挑选商品。
萧银突然回想起几分钟前,王亚均买廉价牙膏的背影。那一刻,她看到了他生活中的另一面——一个普通的丈夫和父亲,一个会为家庭精打细算的男人。
她并不嫉妒他的家庭,也不恨他的妻子。她只是突然意识到,这段关系早已失去了意义。
“再见了。”萧银轻声自语,嘴角浮现出一抹释然的微笑。
年轻的店员冲她招了招手:“美女,要不要来一个?”
萧银微笑回应,和着店里传出的音乐,迈着轻快的步伐朝小区走去。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