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露新年后的第二张图片给了我说李娟的机会。自从《我的阿勒泰》拍成电视剧,李娟“火了”,无数人知道了李娟的名字,看到了李娟那自然吟唱的文字、使人印象深刻的一望无际的广阔、垂涎欲滴的绿油油以及慢慢流淌的非虚构情节描述。
图示是李娟的一本书《阿勒泰的角落》,继续着绿色的背景,满目的青翠,引人遐思和向往,在我看来,那是祖国边陲的一个美丽角落,通过李娟的文字,使我知道了,那不仅仅是一个美丽角落,还有许多许多引人深思的精神游牧。
笔名“去年燕子”的李娟,让我想起了笔名“当年明月”的石悦。李娟和石悦有很多相似之处,在我心里,他们都是能“沉静、投入”地做一件事的人,他们都有积累在内心的许多东西,自然流露成文字,顺理成章形成一部部作品,从未刻意追求名和利,反而有了“实至名归的名气和利禄,不想要都不行。两人都是性情内敛淡泊之人,都喜欢沉浸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中,且勤奋多产,因此,符合“天道”,“功成名就”。所以,成功不仅仅是一种刻意的追求,而是付出(可能在自己看来并不觉得的是付出而是喜欢做并且付出足够、做到极致)后的必然所得。
谁能想到1979年出生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李娟,仅在新疆上完幼儿园,少年时跟着姥姥和太姥姥住在8平米的小房子里,她爱上了阅读,阅读成了她的避难所。李娟在与辉同行栏目说,这是一种学习能力。正是对阅读的这种热爱,让李娟内心保持了一种宁静和富有,使她从未绝望过。
高中的学习经历没有给李娟留下什么美好,虽然她文笔好,用笔记录下的文字也曾在校刊上发表过,她有作家梦想,但她的学习成绩并不好,尤其不适应学校的教学环境,后因一件小事,李娟选择了逃避,辍学回家,她终于可以为家里干点活,也可以专心写作了。
李娟成了喀吾图一家裁缝店里的小裁缝,后因收入微薄,又随妈妈转至阿勒泰,成为阿勒泰一家“杂货铺”的售货员,风餐露宿,日子依然艰难。但李娟坚持用文字记录生活的点滴, 这些碎片化的文字最终在多年后汇集成了一本本散文集,尤其是《我的阿勒泰》《阿勒泰的角落》,勾画出阿勒泰的诗意与野性,也展现出李娟豁达的气质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随后的日子,因一场瘟疫,李娟举家离开阿勒泰,她去做了流水线的工人,不受老板待见,遭人诬陷,忍气吞声,但她一直没有离开过文字,为了生活,她开始投稿。后遇贵人刘亮程,看到希望,持续阅读,坚持输出,慢慢地写出了感觉,过往的经历和情感汇聚到笔端,流淌成了一篇篇浑然天成的散文随笔,此时她的写作有了水满溢出的感觉,更多的时候,好像不是在创作文字,而是跟随文字摸索前行。
她文思泉涌,《九篇雪》在刘亮程的帮助下,被《人民文学》2001年第七期刊发。
李娟被人推荐坐在了地委宣传部的办公室,除了写作还是写作,后又为追求灵感,辞别安稳的工作,回到心心念念的草原。她尽情吸收着草原的阳光,将草原细腻的纹理深深印刻在内心。《羊道》三步曲完成,《春牧场》和《夏牧场》相继在《人民文学》杂志上发表。再后来,散文集《我的阿勒泰》《冬牧场》《遥远的向日葵地》出版。
李娟在文字中讲述自己的故事,青春的经历,成长的孤独、彷徨、达观和坚强。她的文字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她将生活的苦难转化为诗和爱,她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感染了无数读者。
2018年,李娟荣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散文杂文奖。颁奖词这样说:“李娟的散文有一种乐观豁达的游牧精神,他的文字独具性灵,透明而慧黠,边疆生活在她的笔下充满跳荡的生机和诗意。”
这些惹人眼热的成就,在李娟看来,并没有什么,或者说已成了一种“负担”,因为“功成名就”后,接受邀约被采访,参加活动,这些身外之物不是她想要的,但她不能左右。她“社恐”,她紧张,她表达“不畅”。就像“当年明月”接受采访时所说,他在大学时像神仙一样地“不在自习室就在图书馆”,沉浸在读书学习的快乐中。专业是法律的现实抹杀不了他喜欢研究探索历史的兴趣,当身边同学大都在打游戏看电影谈恋爱、乐不颠颠地享受大学生活的“闲适”时,他在利用所有空闲时间学习、思考、探索,没有任何逼迫,只有沉浸遨游在在历史长河中的快乐,但当《明朝那些事儿》火的不得了时,石悦说,其实他并不快乐。
在别人看来,出名多好,可对于李娟和石悦,他们的内心真正喜欢是和自己在一起,在别人看来是孤独是角落,他们觉得是大海是星辰。
人生既是旷野也是轨道,更是穿越物质世界的一场又一场精神游牧。
喜欢李娟,喜欢青绿色的一望无际,喜欢阿勒泰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