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萧寒晨夕
今天看了朱永新关于家庭教育的一段视频,他提到了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三件事,我对此深表认同。
在此分享出朱永新教授的观点,并加以延展,与大家共勉并一起践行。对此,我专门做了一个思维导图,方便大家进一步理解(见下图)。
一、高质量的陪伴
1、陪伴,不能仅仅只是身体的陪伴,更要参与到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当中去,形成高质量的陪伴,才能真正起到陪伴的作用。
很多家长也知道,孩子成长过程中陪伴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工作生活太过繁忙,在陪伴孩子的时候更多的是敷衍。
比如,陪孩子写作业,但是家长却拿着手机在刷剧或者处理工作事务,无法专注地投入陪伴孩子的全过程。
再比如,陪孩子玩耍,搭积木或者拼装,孩子把有趣的事情分享给家长的时候,家长却忙于手机或者手上的其他事务,只是“嗯”“哦”“你真棒”,无法形成良性互动。这样的陪伴就是低质量的陪伴,甚至还不如不陪伴,这样的参与很多时候反而起的是一个反面的作用,无法形成积极的助力,无益于孩子的成长和提高。
因此,陪伴孩子,就需要家长把时间腾出来,专注于陪伴孩子,不管是陪他阅读、玩耍或者答疑解惑,只要家长全身心参与其中,孩子自然也能感受到来自家长的真诚。
这里,需要强调一点,就是关于舍得,成年人的世界之所以很累,除了生活本身需要我们付出很多之外,更关键的一点在于家长的内心本身就是不够智慧或者无法全面地平衡家庭和工作,从而导致生活总是忙忙碌碌,自己生活的质量没有得到有效地提高,孩子的成长也受到了一定的忽视和影响。
所以,提高生活的技能,是我们每一个成年人的必修课。
2、教育不仅是妈妈的事情,爸爸也一定要参与家庭教育,不能缺位。
虽然社会进步了,男女双方都承担起了家庭的经济重任,但是从普遍的现象来看,一个家庭中的分工,依然各有侧重点。一般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还是比较多,尤其是在家庭教育方面,孩子的吃穿住行上面,费心最多的依然是妈妈,爸爸由于工作缘故,常常参与家庭教育的时间相对来说要少一些。
但现在双职工家庭也比较多,妈妈既要工作,又要参与孩子的教育,爸爸在很多时候反而承担地相对少了一些。其实教育孩子是一件非常重要且很繁重的事情,不是只有妈妈付出了,就可以把孩子教育得好,父亲的参与很大程度上不仅能够提高孩子的安全感,还能加快促进孩子接受新事物和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
如果一个家庭当中,父母双方都能够积极参与孩子的成长,能够步调一致地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与辅导,那么孩子不管是在身心的健康发展上,还是在学业和知识的获取上,都能够比同龄人更具备优势。
朱永新教授对此专门以广东的一位企业家爸爸为例,说明了父亲在家庭教育当中的重要性。这位父亲,由于工作繁忙,经常要参与一些社会应酬,回到家的时候已经很晚了,孩子已经睡了,而当第二天孩子起床上学的时候,他还没起床,就又错过了早晨陪伴孩子的时光。这样一来,基本上一整天,父亲与孩子的互动几乎为零,长期与孩子处于一种双向错开的节奏。
好在,随着学校在加强家庭教育引导工作的展开,鼓励和呼吁家长积极参与到家庭教育中来,这位爸爸才不得不参与到女儿的成长过程,抽出更多的时间陪自己的女儿亲子阅读。五年后的父亲,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过去的五年,是他最为开心的五年,这五年里,他陪伴孩子共读了100本书籍,不仅让孩子受益,自己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充实。
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一旦我们错过孩子最为关键的幼儿和小学教育阶段,后续的教育都相对比较吃力了,在孩子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最为关键的时段,如果我们能够抽出更多的时间来陪伴,相信也一定能迎来孩子和家长共赢的局面。
家庭教育,缺少了父母任何一方,都是不够完备的,所以,不仅要妈妈积极参与孩子的教育,更多还需要父亲的积极参与。双向奔赴的亲子教育,一定是通往成功最好的路。
二、高质量的亲子阅读
随着国家大力提倡和宣传的“文化自信”的大幕徐徐拉开,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学校和教育机构对阅读引起了前所未有的重视。阅读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凸显,也越来越重要。
教育司司长王文湛提到,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基础,语文是基础的基础。而阅读是语文的基础。由此可见,阅读在整个教育环节所起到的作用是支柱性的,甚至是决定性的。
那么,如何在家庭教育当中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呢?这个和高质量的亲子阅读是密不可分的。
上面说了,陪伴要高质量的陪伴,低质量的陪伴就是一种干扰,衍生到亲子阅读环节也是一样的道理,亲子阅读也需要高质量 ,如果无法做到高质量的亲子阅读,对孩子而言就是一种错误的引导,或者是一种不必要的负担。
我理解的高质量的亲子阅读,就是要求家长,有规划有选择地进行阅读,系统性地形成孩子的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在亲子阅读环节,需要全身心投入,而不是坐在旁边一边玩手机一边要求孩子认真阅读。
高质量的阅读一定是有互动的,有信息交流和阅读反馈的,通过一篇文章或者一本书的阅读,与孩子形成一个良性互动的氛围,通过自己的反思激发孩子思考的乐趣和深度,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找到学习的乐趣,提高求知的欲望,从而更加主动地去规划自己的学习和人生。
朱永新教授说:一个人的形成跟阅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
我们应该对阅读加以足够的重视,重视阅读所能给我们带来的一切积极的影响,以理论为指导,以实践为通往成功的道路,在亲子阅读的路上,陪孩子一路成长,看更宽广的世界,瞭望更遥远的未来。
三、培养良好的习惯
朱永新教授说: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有着重要的影响。
的确如此。纵观我们身边的所有人,每个人的习惯决定着他的生活走向,甚至影响着他的人生高度和境界。
比如早睡早起的人,收获的不仅是健康的身体,更是早晨优美的风景,是一整天饱满的热情,为自己的人生赢得了比别人更多的奋斗时光。如果一个人一天比别人早起1小时,那么一年下来就比别人多出了365个小时,十年就是3650个小时。想想我们看一本书需要多长时间,如果有多出来的这么多时间,如果是用来看书的话,早起的人会比晚起的人多读多少本书呢?
人生不怕当下的差异,最怕的是在时间的积累之下,因为每个人的习惯不同,导致长期下去人与人的差异就变得天差地别,当我们不得不仰望别人的时候,我们也只能后悔自己当初没有养成一个好的习惯。
如果你拥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早起的习惯、自律的习惯、克制的习惯、专注的习惯……那么,在人一生几十年的奋斗生涯中,你一定会领略到比别人更多的风景,感受生命不一样的高度和深度,你的天地将会变得更加宽广,而非偏安一隅的自我满足,甚至消磨。
所以,站在家庭教育的角度,孩子如同八九点钟的太阳,可塑性还非常强,如果我们在他们人生刚刚开始的时候,就能给积极地去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让他们养成自主意识,参与到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当中去,养成自我管理意识,那么在他的整个求学生涯中,他对于学习的主动性将会变得超乎所有人的想象。这个好习惯,更有可能会陪伴他的一生,让他在自我实现的路上走得更加坚定和独具光芒。
教育是一个充满智慧和考验的过程,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倾心投入,才能收获理想的果实。孩子的成长,不仅离不开学校和社会的影响与教育,家庭教育更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一环,如果缺少了这个环节,孩子所损失的,总会在未来用别的损失来弥补回来,且很可能是更大的损失。
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建设者,历史的奠基人,未来人才的培养者。生逢盛世,定当珍惜当下,把握教育事业所给予我们每一个人的光荣使命,我们不一定是教师,但我们要有育人的担当, 尤其是作为父母,更是要扛起教育下一代的大旗,在这个过程中,尽量做到自我教育,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