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冶长篇
5.19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翻译】
令尹,楚国的官名,相当于宰相。
子文,姓斗,名彀(gòu)於(wū)菟(tú),字子文,楚国贤相。
崔子,崔杼,齐国的大夫,曾杀掉他的国君齐庄公。
陈文子,齐国大夫,名须无。
违,离开。
子张问道:“楚国的令尹子文几次担任令尹,不见他有喜色;几次被罢免,也不见他有愠色。他当令尹时的政事,必然告诉接替他的新人,这个人如何?”孔子说:“可算是尽忠了。”子张问:“算得上有仁德吗?”孔子说:“那只是那一事堪称为忠而已,若问其仁那我不知道,怎么能算仁人呢?”子张又问:“崔杼杀了齐庄公,陈文子有四十匹马,他都丢弃不要,离开齐国,到了另一个国家,说:‘这里的执政者和我国的崔子差不多’,又离开了。再到了一国,说:‘这里的执政者和我国的崔子差不多’,还是离开了。这人怎么样?”孔子说:“可算是清了。”子张说:“算得上有仁德吗?”孔子说:“不知道,这怎么能算有仁德呢?”
【解读】
子张是孔子的学生,叫颛(zhuan)孙师。
这一章为我们全面理解孔子的“仁”提供了重要线索。
我们都知道,“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但是,关于什么是“仁”,孔子并没有给出明确和完整的定义,所以,关于“仁”的内涵,后世无法形成一个公认而权威的看法。而孔子答子张所问,则为“仁”的含义作出了一些较为明确的界定。
这章里,子张以两个人为例向孔子问仁,第一个是楚国忠臣令尹子文,另一个是品行高洁的齐国大夫陈文子。
子张问老师,这两个人达到“仁”的境界了吗?孔子的回答很明确,没有一点含糊,他说令尹子文“忠”,陈文子“清”,都有着高尚的品德,但不能说已经达到“仁”的境界。
在孔子看来,令尹子文的做法的确是忠君爱国,但这是理所应当的事,孔子本人也是当了官被罢免,又当了官又被罢免,最后周游列国。
对孔子而言,尽忠职守是不需要达到仁的境界也能够做到的。令尹子文能够做到忠,但未必能达到仁。
孔子评价陈子文“清矣”。意思是这个人不同流合污。但具体他是不是仁?孔子说,不知道。
因为当一个人做的事看来符合道义,但都还达不到仁的境界时,无法反映出一个人是否仁。
孔子对令尹子文的评价是“忠”,对成陈子文的评价是“清”,忠和清,分别对应的是爱国和爱民。“钟”爱的是国家,是政事,是能够把事做好。“清”爱的是自己的名声,爱的是洁身自好,这两者爱的都是外在事物。
在孔子看来,不论是“忠”还是“清”,都是单一的美德,这种单一的美德不等于“仁”。
在孔子的思想里,“仁”具有人类情感和道德上的本体性质,不能等同于某种外在品德、才能或行为,也不是某种现实表现。
一种行为,一个美德,一种才能,最多只能是构成“仁”的某一侧面。“仁”乃形而上的概念,具有抽象性、整体性和超越性,不可以具体化。
通过这章,我们明白了,单一的美德并不等同于“仁”,比如,忠诚、宽容、善良、勤劳、孝顺、节俭等,每一项都是美德,但每一项都称不上“仁”。
当然,任何一项美德,都是“仁”的一种外在表现,是“仁”的一个侧面,“仁”不能脱离这些美德而单独存在。
因此,所谓”仁“,就是当我们内心产生完全无私和关爱人类的伟大情感,并用这种情感和思想指导自己的全部行为,而且全部行为表现为种种美德,从不偏离道德自觉时,才算达到“仁”境。
与您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