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7:如何使用“4换”针对性反馈?▶读书笔记:《沟通的方法》 - 草稿

【上期回顾】

前几天,我们结束了前两节的内容

【今日内容】

今天,我们来讲解怎么回应和反馈

来自网络侵权删


前面我们学会了结构化倾听,学会了辨别对方的弦外之音,其实这样的沟通已经很完善了,但是,这一切都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对方本身和我们一样,都是心怀善意,并且积极地想要通过沟通解决问题。


但是,很多现实场景中,对方未必都是那么善意的,那我们能够选择不倾听、不解决问题吗,不可能。


那如果出现这了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解决呢?


其实,就是做到“四个换”就可以了,这四个换分别是:换口径、换时间、换场合和换角色。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就分别来聊一聊这个换到底怎么换。今天,我们先来说第一个“换”,换口径。


一、换口径

我们先来看一个职场上你可能每天都会遇到的情况。


比如,有个同事走过来,正要向你求助帮忙,可是你自己现在也忙得不可开交,于是同时开口说:“哟,你可真是个大忙人呢!”


这句话其实挑衅意味十足,如果是胆汁质类型的人,可能直接回一句:“可不是么,哪比得了你啊,每天都闲着没事干”,这句话说完,你俩基本上以后都是职场仇人了。


所以,切记,首先,给自己2秒钟冷静下来,不要被对方的言语带跑偏,然后,紧接着转移话题,你可以说:“唉,要不说么,我就佩服你这样的业务大拿,举重若轻,什么事到你手上都能立马解决。”


这一句话就成功把“你是个大忙人,看不起同事,不愿意帮助同事”的问题一下子置换成了“你对同事的高度评价”,这样一转换口径,潜在的对立和冲突就被削弱了,同事也可能暂时不会急着让你帮忙了。


因此,当你听到刺耳的、不善意的话,就可以用这种方式来化解他的恶意情绪。


但是,这里要注意一点,这种方式有个风险,分寸难以把握的同时,也容易让别人觉得你在抖机灵、不真诚,不利于后续的沟通,所以要谨慎使用。


【下期预告】

明天将给大家介绍“换时间”的技巧,敬请期待。

来自网络侵权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