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问我们最不缺是道理、行动还是情感?我想各有不同答案,但对照我自己而言,最不缺少的是讲道理,最缺乏的是实实在在行动。
为何不说情感呢,因为缺少行动意味着缺少情感唤起,或者说不缺道理意味着情感已经隔离了。
我们知道有句话说,“人是有情物”。在入门级咨询读物《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一书中,作者明确指出“情绪情感是自我的核心”。也就是说,每个人自我成长离不开的,是了解情绪和体验情感,否则只是在空洞道理层面打转转。
弗洛姆告诫世人,作为情感核心的爱不是天生就有的,是需要学习的一项技能,实质也是告诉我们要在行动中感受情感。
我自己曾做过自我情绪分析,我的情绪特征很鲜明,就是焦虑加愤怒,应对方式也有一些,但是最核心的应对还是要从情感入手入心,真的满怀感谢和感恩的话,这些表面的肤浅的即使反应的情绪也就更好处理。
比如,当年工作之初,来到偌大工地,作为生活与技术小白,内心一片茫然,如同被抛弃的流浪者,之后浑浑噩噩度过职业生涯这个困难阶段,当时的确很多抱怨,也有愤怒情绪。但是这么多年过去,回顾过往,更多是惭愧和感谢,感谢的是单位给予平台和包容,毕竟把自己作为有知识的人看待,才有后来更多机会,而惭愧的是原本可以把无知抱怨化作实际行动,真正点滴做起,切实起到“基层锻炼”作用。
对于父母而言,可以情绪化的大吼大叫,指责抱怨,可是最不缺的也是感恩,毕竟父母付出就真实的在呈现在那里。
因此,把爱唤起,唤醒被爱的记忆,用行动去爱,爱是名词更是动词,才会进行情绪管理,处理好人际关系。
唤醒被爱的行动中,不得不提到“具体化技术”。
比如这一串问题:
你觉得父母爱你吗?如果是请举出5件事。
你觉得孩子爱你吗?如果是请举出5件事。
接下来,要继续问:
你爱父母吗,如果是请举出5件事。
你爱孩子吗,如果是请举出5件事。
这些问题举例说明后,我依然继续问:
你觉得周围人理解你吗?如果是请举出5件事。
你觉得自己理解周围人吗?如果是请举出5件事。
把理解替换为认可、喜欢、指责、怨恨等情绪想法,又会如何呢?
这些问题有些是不用回答的,直觉会让我们感觉行动不力,因此最好的方式就是当下用关爱去行动,“我想人家爱我,先去爱别人”“我想人家理解我,先去理解人家” “我想人家怨恨我,先去怨恨人家好了”。
这非常类似镜像神经元反应,那个“掌心大脑”形象示范。
这是具体化技术的使用,但是在李克富老师这里,更加接地气的进一步使用,比如重复叙述技术,把父母爱我或者我爱父母一件事,重复3次,重复5次,看看效果吧,会让理性感性化,代入深情厚谊,带入情绪情感。
当然,按照想让别人做到首先自己做到的原则,我要找个合适时候重复一件事,比如春节陪着老娘时,回想起来在我初中时那个小羊故事,母亲处理事情果断理性而又不加指责的行事风格,该是我多好的榜样!
重复叙述的妙处,在于把一件事挖透彻,挖出情感深度,“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非常类似李老师提倡的“把一本经典读100遍胜过读100本经典”。
最后,画蛇添足说下“系统脱敏技术”。在面对某事情感性过度时,我们会让人重复描述这件事,看似也是具体化技术,却会让人感性理性化(这也是需要我们实践体验的),这其实属于脱敏化技术。
因为,具体化重复理性事情时,我们目的是催眠出感性、感情、压抑欲望,而重复感性事情时,我们则是要帮助对方重新走进焦虑、抑郁、愤怒的困境里,不断重复体验情绪从而脱敏化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