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遇而安》之我读——这不是本成功励志书
“四十年的经历,真实从容,顺应本心,不执迷,不惘然。”
孟非在自序中描述自己的书“寡淡如我,如果有人肯读完它并由衷地认为很有意思,我只能认为:这是一个奇迹”。这本书确实没有太多意思,但也不是那么无聊。书中没有太多震撼打动人的地方。前部分写小时候,更多的是对重庆,南京印象的描写,还算不无聊。中间部分才更多写到自己,尤其写了在印刷厂上班以及刚到江苏电视台当临时工的事情。最后就是各种小游记。
首先对于孟非小时候那些事,着实看过没有太大印象,就知道他语文成绩很不错,但理科成绩很糟糕,高中跟朋友偷过试卷,却错偷成模拟试卷。那时候他就开始抽烟了(难怪现在牙不好,队长发现孟非嘴有点歪,怀疑他是为了遮挡黑了的牙齿)。他不是好学生,也算不上真正的坏学生。高考落榜后去印刷厂当了印刷工人。
孟非很少描述自己那时的生活多么苦,也没有什么抱怨,反而更多描述大家的努力,以及工友间的义气。而后是他的工伤,以及后来与领导大吵一架毅然离去。
孟非真的如他自己描述的那页“真实从容”。他没有就此堕落不振,但也没有其他名人自传中那样“幡然醒悟,奋起拼搏”的感觉。从他的平凡到大红大紫,真的给人感觉就是“顺其自然”。也许认真做好手头上的事情,不去做白日梦,踏实真实,就是他的性格,他的本质。
成功的开始,并非在开始就被预料到了。一切从一开始就是毫无征兆的。他也说他主持《非诚勿扰》时,根本没想到这个节目会这么火。对于捧红他的读报节目和非诚勿扰,他没有太多地描写,仿佛他未曾有过任何刻骨铭心地挫败或努力,反倒是对于之前不出名时做平凡不太起眼的工作有更多的描述。不知他是可以如此,还是无意中流露出了他那本真的心境。
不说不代表不存在,不代表没有努力投入过,不代表没有过挫折痛苦。因为他已经习惯了在很不起眼的事情上都认真投入,所以到了读报和非诚上,他也只是秉持着一贯的态度而已。
自己对自己的总结,可能更多是对自己的交代。有些话,不必说出来。
对于非诚勿扰,他也仅是引用两篇他人的文章,依他的话说“自己评价这个栏目恐怕不太适合,自己夸自己总是不太下的去嘴”。
之后就讲了他当临时工跟摄影队去新疆拍摄“西域风情”纪录片、在体育栏目工作时去希腊德国、以及任新闻频道主持人时去以色列等的所见所闻所感,对于每个国家他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但说实话,我对于地理历史知识较少,光看新疆篇里那长长的弟妹都很犯迷糊,更何况以色列等国家的历史背景、宗教信仰等更是知之甚少,看起来缺乏兴趣,缺少共鸣也是很正常的。至于在增长见识方面,当然也算是了解了一些风土人情,但也只算是零碎片段,毕竟不是知识普及类书籍,不可能做到知识结构很系统。
总之,这本书适合本来就对孟非这个人十分感兴趣,或是也很容易从他的各种新疆、希腊、德国、以色列的介绍中获得共鸣,或是处于较低层临时工等身份却又心怀大志,或是有志于从事电视台行业的人阅读。
但是——记住,这不是一本励志书。
《随遇而安》之我感---活得真实
感触最深的莫过于孟非身上的两大特质。
第一,从容。感觉他不管身处哪个地方,没感觉出他的任何不满不甘。他没有强烈地表示出他急于奋发成功的欲望,却一直在用行动做好他正在做的每一件事情。以前我一直在这个世界的矛盾中犹豫。有人说“砌墙工应该记住自己不是在砌墙,而是在建一座宏伟的教堂”,有人说“如果你天天惦记着你的教堂,会无法专心于手头累砖砌墙这么重复枯燥琐碎的事情,应该活在当下”。任何单独一种可能都有点极端,只是看两种想法的分量比例。我感觉孟非应该是后者居多的。不是不上进,只是知道有些事情不能太着急,要一步步慢慢来,做到手头上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他身上的这一点,对于浮躁的我来说,也是十分可贵且重要的。而他整本书包括标题“随遇而安”的基调,也都是强调这么一种“做好现在,顺其自然,自然会水到渠成”的感觉。
第二,表达能力强,幽默。在“他们说《非诚勿扰》”这部分,邀请的张红军写的文章“本色孟非”,就总结了孟非的三大优点,细看来,大多是夸赞他的语言能力。孟非自己也说过自己语文好,但经过张红军这么一描述点拨,更加佩服孟非的口才。他的语言能力,不张扬,不炫耀,个中底蕴需慢慢观察品味,不容轻易看出。
最后用张红军文中引用的美国心理学家认为情商水平高的人应具有的特点做个结尾吧,据张红军表示,这些点在孟非身上都有,这也是他能够胜任《非》节目并提升节目品牌影响力的内在保证。
社交能力强,外向而愉快,不易陷入恐惧或伤感,对事业较投入,为人正直,富于同情心,能认识和激励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无论是独处还是与许多人在一起时都能怡然自得。
虽然别人所拥有的优点不都是自己要做到,毕竟人的性格各不相同,但是尽量活得真实这一点,我们都可以做到,幸福快乐地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