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勇气》P55-P68

今日阅读内容:P55-P68

1、幸福的本质是什么?

2、自己的人生,可以由自己选择吗?

、关于幸福的本质

幸福的本质,核心在于“自立”,而实现自立这一远大目标,离不开奉献精神。

这种奉献精神并非抽象的概念,它具体体现在“归属感”与“他者贡献”的完美结合之中。在教育场景里,教育者肩负着重要使命,他们要拥有这种奉献精神。教育者并非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要助力学生实现自立,让他们在集体中找到归属感,同时通过为他人、为社会做出贡献,实现自我价值。当学生感受到自己是集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且能够凭借自身力量为他人带来积极影响时,他们便能真切地体会到幸福的滋味。

二、关于人生选择的自主性

自己的人生,日常的每一个行为,都应当由自己来决定。

对于教育者而言,正确的态度是尊重孩子们自己的决断,并积极帮助他们做出决断。当孩子在做决定时需要相关材料,比如知识或经验,教育者应及时提供。同时,要明确告诉孩子,自己随时可以为其提供帮助,并且以一种恰到好处的距离守护着他们——既不过于亲近,避免过度干涉,又能确保在孩子需要时及时出现。

即便孩子自己做出的决断最终以失败告终,这其实也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他们会从中深刻领悟到“自己的人生可以由自己选择”这一重要道理。人生并非是被过去或环境推着走的被动过程,而是通过当下的选择主动创造的主动过程。很多时候,人们所说的“无法选择”,往往只是“不愿承担选择的责任”的借口。

三、今日收获

通过这次阅读,我收获颇丰。我深刻认识到培养自我奉献精神的重要性,也开始认真思考如何为自己和孩子“自立”奉献。在日常生活中,我逐渐给予孩子更多做决定的权利。比如,在家的时候,我会经常跟孩子说“你决定”。前期,我会刻意创造更多让孩子做决定的机会,像让孩子自己选择先写语文作业还是先写数学作业,或者睡觉前是先听睡前故事还是先洗澡。

这让我想起泰戈尔在《相信相信的力量》里说的:“不是孩子有了责任你才放手,而是你放手了,孩子才有了责任。”确实如此,我们只有多放手,让孩子去尝试做自己的事情,他们才能真正成长。就像人教人往往很难教会,但事教人一次就会。我家一年级的孩子前两天忘记带语文书,我没有像以往那样马上去送,而是让他体验没带语文书的后果。结果,这次经历让他印象深刻,下次整理书包时他变得更加主动、更加仔细。让孩子承担自然结果,生活中的这些“小教训”,远比我们苦口婆心的“大道理”管用 100 倍!自主性可是内驱力的土壤,只有让孩子在自主选择和承担后果的过程中,才能激发他们内心的动力,实现真正的成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