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怎样失去了讲故事的能力的?——写作第六课学习心得】
覃杰老师讲,好故事要胜于万千大道理,深以为然。人天生就是听故事,讲故事长大的,从中国的《山海经》到西方的《圣经》,里面充斥着大大小小的故事和风景。正因为如此,它们才能够广泛传播,为世人所熟知。
人类的早期是这样,一个人的成长也是如此。最早的时候我们听神话故事,听童话故事,听民间故事,背诵儿歌。到了青少年时期,我们对诗歌产生了兴趣,对韵律越发痴迷。
青年时代是读小说的时代,可以说,逮着什么读什么,过目不忘,因为那都是生动的情景,浸润着浓厚的情感,随着青春的萌动流淌在心底。
工作之后,开始了几十年漫长的公文写作,金融数据,阅读的不再是诗歌小说,而是大部头枯燥的专业书籍,深奥的人生哲理,伴随着抽象的哲学思辨。
经过这么几十年无趣的熏陶,过去,我们天赋中那种灵动,活泼,生动有趣的东西几乎荡然无存,表达上也丧失了学生时的词语。
我们可以把一件生动的故事挖掘到逻辑的底层,把丰富的生活演化成条缕分明,渐渐的,我们不会说人话了。
感谢007,让我又重拾旧梦,回归本真,重新学习说人话,讲故事,抒发真情。当然,这不是简单的回归,而是一种升华了的有骨有肉,有枝有叶的更加丰满的人生表达。
我的故事有情节,覃杰的故事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