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践行生态理念、深入探寻生态道路的建设意义,中国矿业大学“大美中国 辉煌道路”调研实践队成员分别于7月29日至7月31日陆续前往泾县、青岛等地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7月29日,安徽泾县分队的成员来到当地的S206省道。团队将泾县典型道路S206省道作为切入口,考察此道路的非遗文化特征及风景,在此基础上考察了皖南明清古村落——查济及泾县绿色生态农业示范地等,从传统工艺、历史建筑、生态产业等方面展现泾县地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下的幸福生活。探访徽风古韵,成员们见证了中国绿色基因的薪火相传。
随后,团队成员们来到了位于泾县云岭镇章渡村的百亩荷塘生态农业示范地,这里是一窥当地生态发展现状的一扇窗户。团队成员经过采访当地农户了解到,除却优美景色,荷花塘还有独特的“赏荷花—采莲子”生产经营模式,巧妙地将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结合起来,建设了既保护绿水青山、又发展金山银山的理想生态农业,探索出了一条立足于当地特色的人民致富之路。团队成员们跟随当地农户深入荷花塘,泛舟其中,并体验了采摘莲子的活动,体会了当地生产经营模式的乐趣与可持续发展性。
7月31日,山东青岛分队的成员前往灵山湾进行实地考察。据团队成员事先查找的资料,青岛灵山湾为2021年全国美丽海湾优秀案例第一名,注重亲海,着力打造公众亲海空间。海洋,是这座城市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也因此让海洋生态发展成为当地生态工作的重中之重。灵山湾因出色的生态修复和发达的基础设施建设,成为了青岛市海洋生态发展的代表。
由海岸线道路的入口进入,实践队成员们领略了当地生态发展的种种印记。探访这条长达30公里的海岸线,可以看到鱼鸥翔集的生态画面,也可以看到岸绿湾美、人海和谐的环境颂歌,灵山湾实现了由荒地变得生机勃勃的华丽蜕变。团队成员们来到灵山湾沿岸后,对沿岸风光进行了拍摄,并且记录了水样的清晰程度(在没有专业设备的条件下,肉眼观测可以达到高级水质标准),记录了岸边的绿化程度(裸眼绿化程度75%,网上查阅资料得到的绿化程度为60%)通过资料分析与比对得出,青岛灵山湾是切切实实的在做好生态工作,打造全国领先的绿色海湾。习主席强调“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青岛灵山湾以生态为本,努力建设全国一流的生态道路。
结束考察之后,成员们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分别采访了两位对海洋生态学颇有研究的专业人士。首先,组员采访了中国海洋大学教授高新生,高教授表示,随着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沿海地区海洋经济迅速发展,低效的海洋产业结构与当前海洋资源需求的矛盾导致海洋生态安全威胁日益严重。随后,队员以线上的方式采访了中国海洋大学生态学硕士研究生徐风风学士。徐风风学士借用一篇论文向队员说明,海洋生态安全在目前仍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之一。海洋生态安全是全球安全观的一个重要因素,兼具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的特征,是构建中国新时代国家安全观和海洋生命共同体的基础。在采访过程中,他们都共同指出,是一位位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的工作态度才成就了如今的碧波荡漾,是一位位共产党员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才孕育了如今的生态绿地。
最后,组员结合这几天的亲身实践经历,以及对两位专业人士的采访记录,开展了线上直播宣讲活动。组员主要分享自己这几天内的所见所闻以及所思所想,在平台进行直播。直播期间,组员首先结合这几天的调查,分析了灵山湾在初始阶段的劣势,组员讲到,海湾是深入陆地形成明显水曲的海域。海湾(湾区)内资源条件优越,人口、产业密集,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紧密相关,是沿海地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战略要地。直播的下半场,组员着重分析了青岛灵山湾的保护与建设措施。组员分析了青岛采取的三大方面措施,提出以下建议:
1.实施陆海统筹的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措施,减少污染物入海
2.实施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提高生态系统质量
3.实施公众临海亲海空间打造,实现人海和谐美丽海湾
通过此次的实践考察,实践团成员们深入了解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与政策法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只有以绿色生态为发展理念,才能达成环境与经济上的双赢。多方面、多维度地剖析各地发展模式,更有利于实现模板的可复制化与可行性,从而推动全国范围的绿色生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