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尼采看来,之所以仇恨,是因为内心存在怨恨和抱负的欲望,存在着嫉妒和不满,却一时不具备足够的能力来付诸行动。造成这种情绪的原因可能是自身力量弱小或缺乏勇气,也可能是对于所仇恨客体的忌惮与恐惧。
按照这个说法,仇恨情绪便是人们内心中的一种自我伤害,那么我们就来对照一下,看看我们对自己的伤害有多深!
究竟什么是仇恨?
首先,我们从最简单的偏见开始了解仇恨。
譬如老李斧子丢了,丢前看到小明了,他就觉得是小明偷的。此后,小明扶老奶奶过马路,就是假心假意。小明对小姑娘甜言蜜语,就是居心不良。想呀,既然小明是这么坏的一个人,老李的斧子肯定就是小明偷的。
在老李的意识中,小明已经成了一种符号——小偷。在小偷这个意象被确立之后,老李会将小偷的符号强加于小明,小偷的特点会用来解读小明的行为,以此更进一步使得小明和小偷这个符号重合。
仇恨自开始之后,如果不存在外力干扰,并且还与仇恨对象接触,这种仇恨会成为一种符号被我们记忆,并且以仇恨为基础去解读仇恨对象的行为,一次次强化这个仇恨的符号。
其次,仇恨是一种符号互动的结果。我们以杀父之仇为例,看看这种仇恨里面存在着哪些符号——
(1)对父亲的爱;
(2)对自己的爱(这种杀父行为,改变了曾经稳定的生活,是对自己的一种伤害);
(3)人格层次的侮辱(父亲,不仅仅是一种外界实体,他会内化成为我们心灵的一部分,在精神分析中认为「超我」的原始意象是父亲);
(4)社会的眼光(杀父之仇不报,在文化之中是一种极度耻辱的事情)。
这种互动使得仇恨复杂化,想到父亲会产生仇恨,想到未来的生活会产生仇恨,内心痛苦时会想到仇恨,看到别人对自己指指点点的时候会唤起仇恨。
由此可见,仇恨是一种智慧,化烦为简,只要记住仇恨,可以暂时压抑住对父亲的思念、对未来的无知,似乎只要完成复仇,一切都会变好。但是,现实远没有这么理想。
再次,仇恨是一个开始……
弗洛伊德在晚年提出了「死亡本能」,这种本能被我们深深地压抑在内心深处。仇恨是一个开关,它给我们释放死亡本能提供了一个出口,要么毁灭别人,要么毁灭自己。
仇恨一个人,是有快感的,他还给了我们一个合理释放攻击的理由。
产生仇恨的两个条件
产生仇恨的第一个条件是,有过被剥夺和攻击的痛苦体验。这有点像受过枪伤而且子弹并未取出的人,每逢阴雨天便会一次次体验到剧烈的疼痛,每次疼痛发生时便对当初那个对他扣动扳机的人痛恨到咬牙切齿。痛苦体验的起源以及强度受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一个是创伤事件的现实基础。包括环境,应激等具体事件。
另一个则依赖于个体的主观感受。不同的个体对于相同的外部事件产生的痛苦体验可能完全不同,比如冬泳对有些人来说是享受,对另一些人来说就是纯粹的受虐。
产生仇恨的第二个条件是,仇恨的主体必须要有投射防御机制的使用,也就是必须找到某个外部的客体作为仇恨投注的对象。在仇恨对象的选择上,同样的创伤事件发生在不同的人身上,可能会选择不同的客体去仇恨。
隋唐演义中有一个非常戏剧化的情节,力大无穷的李元霸长期受虐于打雷的声音(悲剧在于静音耳塞尚未发明),终于在某个忍无可忍的一天,他选择攻击他仇恨的对象——天上的某个迫害者比如雷神,于是将手中大锤往天上一扔,结果却砸死了自己。
举这个例子为了说明仇恨对象的选择是因人而异的,因为事后李元霸众多英明神武的哥哥并未把各种兵器往天上扔,找雷神复仇,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的弟弟是被自己的IQ杀死的。
当创伤发生时人们在寻找仇恨对象时可谓费劲心思。世间万物皆可用来仇恨,人类甚至可以恨一些抽象的概念,如命运、时间、一种学说或者理论(比如精神分析),甚至一个词语、一句话。
当无法寻找到一个来自外界的仇恨对象时,人可能会开始仇恨自己,这种仇恨强烈到一定的程度可能会导致自杀。
仇恨有什么特征?
说到仇恨的特征,大抵有三个——
首先,仇恨并不是对自己的不满,而是明确针对外部对象的负面情感。
仇恨情绪从产生的那一刻开始,经过发展、变化直至发泄或消解,整个过程中仇恨主体都很少会埋怨自己,很少去反思自己的这种情绪是否合理,他们往往是简单地把外部客体作为唯一的对象。
仇恨的外部指向性源于仇恨主体的外部归咎,外部归咎的发生则有其独特的产生逻辑。
正是由于仇恨主体在遭受伤害时既不能通过内部归因来自我消解不满情绪,也无法通过理解与宽容的心态面对外部原因,从而导致了外部归咎,并慢慢郁积成了仇恨这种具有外部指向特征的负面情绪。
其次,仇恨不是复仇,而是因为无能力复仇而选择的忍耐。
假如仇恨者可以第一时间寻求报复,那么仇恨便会在复仇的过程中得以消解,仇恨也就失去出现的可能了。事实上,仇恨者的力量往往并不强大,尽管在情绪上存在嫉妒、不满、愤怒或者怨恨,但由于实力的弱小,因而往往无法立刻付诸实践来进行报复,不得已只好选择忍耐和等待。
在仇恨者选择隐忍的过程中,仇恨情绪也会发生一些变化,大致有几种可能——
(1)仇恨终结。尽管仇恨者在努力寻求报复,但是由于内心翻腾的仇恨和强烈的报复愿望始终不能付诸实施,因而倍感希望渺茫和前景黯淡,于是意冷心灰、沮丧绝望,不再对报复行动心存幻想了。
随着仇恨者从这种痛苦与纠结的状态中逃离,仇恨情绪也归于终结。
(2)自我转移。尽管仇恨本身具有外部指向性特征,但当仇恨主体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向外部实施报复行为时,有时会调转枪口指向自身,于是出现自我埋怨、自我虐待的行为,其中最为严重的情况便是自杀。
其实,自杀本身也属于一种极端的仇恨终结。
(3)强化转移。在仇恨主体选择隐忍的过程中,由于无能力感使得报复行动长期无法付诸实施,仇恨情绪不断累积而造成强化。
例如原本对某个贪官的仇恨,因贪官得不到应有的惩罚而会转变成对于政府部门的仇恨,甚至是对于体制和制度的仇恨。
(4)弱化转移。弱化转移一般是指仇恨主体因仇恨对象强大而感到报复无望便主动转移目标,同时又能间接满足仇恨心理需要的行为表现。
弱化转移的表现懦弱又残忍,仇恨主体往往把被仇恨群体中相对弱小的某些个体当作报复的对象,由此表达对整个对象或对象群体的仇恨。
总体来说,仇恨者基于无能力而选择隐忍,在隐忍的过程中不断强化内心的情感体验,促使仇恨的累积。因为渴望报复是仇恨的首要根源。所以隐忍只是为了等待时机寻求报复。
最后,仇恨不是一种容易宣泄的情绪,而是这种情绪在仇恨者内心深处的再感受甚至反复感受。
一些情绪确实可以通过某种力量对比的改变或实际行动的实施而得以宣泄和消解。比如仇恨主体因自身利益或欲求得到满足甚至拥有的价值总量超越仇恨对象,嫉妒便消弭于无形。
但在更多的时候,由于地位上的对比和实力上的悬殊,使得仇恨主体无能力将一些诸如愤怒、不满、嫉妒或怨恨等情绪及时发泄,因此,仇恨主体往往会选择隐忍,这便为反复体验这些负面情绪提供了时间上的可能。
这类情绪压抑的越久,其被仇恨主体体验和重温的次数便越多,情绪强度也会变得越为激烈。一旦有机会寻求宣泄和报复,这种情绪便会以十分、十二分激烈的方式表现出来。
怎样才能化解仇恨?
很多影视文学作品中对此有过描写:当某主角发现要复仇的对象也和自己一样是受了伤的人,于是放弃了复仇转身离去,那个背影通常看起来比较忧伤。此时这个主角完成了一个克莱因假设中的重要切换:从偏执分裂心位,转换为抑郁心位,从仇恨转为哀悼。
仇恨的化解过程是从把痛苦完全投射到一个全坏的外部客体(仇恨对象),发展到看到真实具体的他人,仇恨者本人开始接受那些痛苦,哀悼那些丧失。
这样的化解说起来容易,但做到却非常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