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一个人的时候,你想做些什么呢?你发现什么有趣呢?你喜欢和什么样的人一起玩呢?
今天我在和瑞贝卡讨论“美”这件事情,我告诉她实际上我并不关注这个问题,从很多年前,我开始会回避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中有很多商业陷阱,对于美的标准的塑造,可能使得与美相关的产业获取更多暴利罢了,当然,人人都希望自己好看一点,如果我关注那些信息说不定也会顶不住被捕获。
因此我们要回归到一些非常本真的讨论,就是我们到底需要的是什么?我在很早之前有一个关于白瘦幼的视频莫名其妙火了,我都忘记自己大概说了些什么,或许是因为这个话题本身的原因吧。当一个人把外界对自己的欲望,当作是自己的欲望时,往往更令人难过的事情。就是你很难自发地让自己有活力,让自己从某种事物中感受到快乐,因此你会误以为假如很多人喜欢我,我就会快乐,我就会有活力,而反应在审美上,就是假如我是美的,我就会被很多人喜欢,我就会对自己感到自信。这当然不是不可以,但是它如果变成了唯一的方式,是某种固化的方式,就可能给人带来无尽的烦恼。
今天下午在读汪曾祺的《人间烟火,最抚人心》,汪曾祺的笔触非常有情感,他对人间烟火之爱,在他的文字间跃动着,这是一个有些调皮的男孩,给大家读一小段《晚饭花集》中的自序:“我对晚饭花这种话并不怎么欣赏。我没有从它身上发现‘香远益清’‘出淤泥而不染’之类的品德,也绝对到不了‘不可一日无此君’的地步。这是一种很低贱的话,比牵牛花、凤仙花以及北京人叫作‘死不了’的草花还要低贱。凤仙花、‘死不了’,间或还有卖的,谁见过花市上卖过晚饭花?这种花公园里不重,画家不画,使人不题咏。它的缺点一是无姿态。二是叶子太多,铺铺拉拉,重重叠叠,乱乱哄哄地一大堆。颜色又是浓绿的。就算是需要进行光合作用,取得养分,也用不着生出这样多多的叶子呀,这真是一种毫无节制的浪费!三是花形还好玩,但也不算美,一个长柄的小喇叭。”
汪曾祺的眼睛是孩子的眼睛,他能看见细节,能兴致盎然,不做作,不矫饰,生机勃勃,你会发现会玩的人,给他一小片地,他自己就玩起来了,外界似乎不太能够扰动那个纯净的世界,他们专注、兴致勃勃地吃饭、睡觉、品味人间。
所以,有时,你一个人时,发现自己很难主动发起去做些什么,是不是内心的活力被盖住了呢?哈哈哈,绕来绕去,我们还是要去做心理咨询,慢慢地找到内心那双纯净的眼睛,可以兴致盎然地看世界的眼睛,而不是将他人的欲望当作是自己的欲望,一辈子都不能够活出一点点自己。
当然,不要对心理咨询师期待太高,实际上,他能够去听你说,你感到失望的时候,和对方去讨论,他在伦理范围内去工作,还是慢慢会有所收获的,重要的是去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