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这些事发生下内地某城市,具体公司和人名我都淡化了。
1、
阿冰去这家创业公司的时候,有咨询过我的意见。
我的建议是:如果去换取创业经历,可以去,如果是纯粹因为那边薪水高两千,就不要去。
他不理解,因为为了薪水去,那边又高一些,为什么不去?当然,他也不愿意承认他只是为了生存。
这个公司做运动APP,类似咕咚和悦跑圈之类的,一个私人老板投资了一两百万,而且老板本身非常有实力。
创业团队刚刚开始的时候就几个人,阿冰去了很快上手做事,一个人顶三个的干,经常加班,没日没夜的。
团队中一个核心成员走了之后,阿冰也成了部分业务的负责人。
东西做出来,进入运营,有在校园做推广。
第八个月,解散了。
阿冰最后一个月的薪水都没拿到。
私人老板的投资没有风险投资人专业,方向时刻在变,而且太多的不控,资金也得不到保障;另外项目的竞品太多,没有任何优势资源。
2、
阿哲,和两个朋友一起去的这家公司,和这家公司的CTO是朋友关系。
这家公司是做汽车后市场的,做上门洗车,类呱呱洗车。
已经进入A轮,得到了某国内知名风投机构的几百万美元投资,创始人是90后。
我蛮看好阿哲的这个选择,因为那时汽车后市场正红火,团队也到了一定的规模,而且多地建立了研发及运用团队。
三个月后,阿哲的这家公司开始补贴,每天的补贴金额超过20万。
一些巨头介入这个领域,排名前两位的公司被强势注资。
慢慢的一些风投开始停在在这个领域投项目了,B轮融资没着落。
做了两年,放弃线上转线下去了,研发团队发一个月薪水。
这家公司本来是有戏的,但是在残酷的资本市场中,赢家通吃注的定律,注定只有一两家能够存在。
3、
阿龙,在这家做物流项目的公司,研发团队有三十多个人。
这家公司的董事长在本地是一个知名度比较高的人物,经常在媒体和公共活动中有他的身影。
刚刚开始的时候在复式写字楼办公,通过猎头挖了很多人,团队也有很多精英,最好的时候是三百多人。
但是业务一直没有做起来,老板本来是想通过自有物流资源的优势来做,真正运营起来的时候举步维艰。
直到一天,阿龙告诉我,这家公司已经拖欠一百多员工工资两个半月了。
再往后董事长就失联。
维权一直在做,但是没有任何效果。
传统企业在互联网的风口上,要转变的更多的是意识,对于项目的运作也差了很多火候,所以做起来也有点四不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