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全称《牡丹亭还魂记》。女主人公杜丽娘生得天生丽质,却又多情善感。在封建礼教的禁锢下,她不能得到想要的自由和爱情。在梦中杜丽和书生柳梦梅倾心相爱,恍然醒来却是一场梦,最后竟伤情而死,死后的杜丽娘化为魂魄寻找现实中的爱人,人鬼相恋,最后起死回生,最终冲破所有的枷锁与柳梦梅永结同心。
《红楼梦》中,第二十三回因听到《牡丹亭》里的曲词,林黛玉动了情伤了心,这曲里的词句细细读来,都像是自己的一种映照。
原文:这里林黛玉见宝玉去了,又听见众姊妹也不在房,自己闷闷的。正欲回房,刚走到梨香院墙角上,只听墙内笛韵悠扬,歌声婉转。林黛玉便知是那十二个女孩子演习戏文呢。只是林黛玉素习不大喜看戏文,便不留心,只管往前走。偶然两句吹到耳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唱道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林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住步侧耳细听,又听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道:“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这其中的趣味。”想毕,又后悔不该胡想,耽误了听曲子。又侧耳时,只听唱道:“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等句,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诗中有“水流花谢两无情“之句,再又有词中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之句,又兼方才所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都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处。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
这一出《牡丹亭》唱出了林黛玉心底的情伤与感慨,所以林黛玉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情到深处,戳中了林妹妹的痛点。这《牡丹亭》真是唱到了痛处,每一句细细品来,都不自觉的让人心痛神痴。“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这就好比那大观园里青春芳华的姑娘们,最终不都落得香消玉损、红颜薄命了。又像这豪门贾府,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这真是唱到痛处了,想后来林黛玉躺在病床上呻吟时,怡红院里是锣鼓喧天的热闹,潇湘馆里是死寂一般的凄凉,真真应了这句“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就如那【枉凝眉】里写的。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如花美眷人人有,可谁能经得住似水流年,这风刀霜剑谁能抵得过,终究落得香消玉损罢了,更有甚者是那红颜薄命。“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这又是林黛玉的命运映照,流水落花春去也,谁也不能改变的事实,这天上人间便是黛玉和宝玉的距离,这便成了时间最远的距离,一个在天一个在地。
句句唱到痛处,好似唱出林黛玉的运际一般。本就心思缜密的林黛玉,细细琢磨来,每一句都恰到痛处,必然心痛神痴,免不得又是林妹妹一场恸哭。爱如生命,《牡丹亭》好像为林黛玉的生命和情缘按了快进键。
杜丽娘是梦会柳梦梅,为情而伤,最终八月殒命,而林黛玉好似也是这个时节离世。杜丽娘上演了一出还魂记,而林黛玉却有自己的还泪之说。这好似就注定了,今生林黛玉和宝玉是无缘的,想必唯有来世才能修的一段奇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