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和信念会决定我们产生特定的情绪。
。所以我们还要继续发现还有哪些认知模式在影响我们。当这些过往的认知和信念会影响我们当下的情绪。
人生如戏。戏里的故事是由什么决定的?原生家庭?如教育、遇人、能力、本事,组成人生故事?但是实际上,我们的前半生被原生家庭影响,但是我们人生故事的编剧,是我们自己。故事怎么演,一生怎么过。基本上12岁以前的经历,会影响我们人生剧本的编写。
在广东有很多女孩,被送养,抛弃,长大后就会有这方面情结。父母不要自己,养父母苛待自己。长大后就觉得自己命运很凄惨,一直痛苦。这个人生剧本写下后,就会在人生中不断的去应验,比如遇到一个很糟糕的男人,悲惨痛苦一生。
内察自己的痛苦情绪,哪些跟自己的“剧本”有关系?
因为父母的艰难,而觉得自己也艰难,各种焦虑和担心,这个剧本会非常大的影响现在的生活。会在生活中不断去寻找证据验证这个剧本,不管找证据证明,一路走来,觉得这些是命运,是无法改变的。
我的金钱认知:从小听到的观念是赚钱很辛苦,要省着点花,并且不舍得给自己买东西。有钱的都势利,对有钱人的印象都不好。但是我要赚到钱,就必须不断刷新这个金钱认知,要和钱宝宝谈恋爱,欢迎它的到来,爱上它也让它爱上喜悦丰盈的我。
我的婚姻认知:婆婆和儿媳妇都是处不好关系的,结果我潜意识选择了一个婆婆早逝的家庭。那我要改变这种认知,去发现公公的好,和公公相处愉快。
男人负责在外面赚钱,女人要承担大部分家务。而因为印象中爸爸妈妈斗嘴最多的时候就是忙碌中,所以我有那种男女平等一起分担家务的意识,导致老公做不到我会生气,我不情不愿的做了又在那唠叨抱怨。
而事实上,父母的相处模式和我们无关,老公的成长环境也和我不一样。所以我们磨合出适合我们的相处模式,而不是沿用上一代的。
我的养育认知:自己不管多苦多累,范围每给孩子好的。对孩子期待很高,想把孩子控制在自己能掌控的范围内。
父母的养育方式是他们的认知内给到了他们能给的最好。而我不需要复用他们的养育方式,我有我的方式,而最重要的是,孩子不仅仅我的孩子,更是他自己。
18岁以后我们的人生要有自己负责,原生家庭的经历已经是过去的东西,好好的去看到,去处理,说再见。好好的去看见,想要如何过完这一生,写下新的剧本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