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们今天怎么不坐高铁?”
大年初四,返程的日子到了。孩子习惯了高铁的快捷与舒适,却没想到今年我们特意选择了一次普通列车的硬卧。
车厢里,人来人往,谈笑声、酣睡声、孩子的嬉闹声交织在一起。我们挤在狭小的床铺上,感受着铁轨的晃动,看着四周的乘客,像是在读一本活生生的人生故事集。
孩子的世界很小,需要看到更大的世界
高铁的座位是整齐划一的,但硬卧车厢是流动的百态人生。
对面铺位的大叔,一边吃着泡面一边刷手机,短视频的声音此起彼伏;
上铺的小伙子带着耳机,一直在看一本厚厚的书,偶尔皱起眉头,记下些什么;
旁边的年轻妈妈带着一个两岁的小女孩,哄睡失败后无奈地轻拍着孩子,眼里满是疲惫;
角落里的老奶奶,怀里抱着一个布包,里面是她带回去的家乡特产。
这趟列车,不只是带我们回家,也让孩子看见了不同的生活方式。
成长,是在不同的环境中学会适应
“妈妈,那个阿姨看起来好累啊……”
孩子望着那个哄娃的年轻妈妈,轻声说道。我笑了笑,问她:“那你觉得她现在最需要什么?”
“可能……需要睡觉?”
“嗯,那你能为她做点什么?”
她想了想,乖乖地坐直了身体,不再大声说话,甚至主动拿起书本,认真地看了起来。
成长,有时候不是一瞬间的顿悟,而是在一个个小小的瞬间中,慢慢学会理解、共情和适应。
学习,不止在书本里,也在生活的点滴中
这一路,孩子看了一本书,但更重要的是,她“读”了一次社会百态。她看到了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人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个人都在努力生活。
成长,不是家长反复叮嘱“你要努力学习”,而是让孩子在真实的世界里感受——知识能改变什么,努力能带来什么,理解别人能带来什么。
写在最后
这一趟硬卧之旅,或许没有高铁的舒适和效率,但它给孩子带来的体验和思考,是课堂上学不到的。
旅行,不只是走出去看世界,更是在旅途中学会观察、思考和成长。
家长们,不妨也试着换一种方式,让孩子看看这个世界的不同面貌。因为,每一次经历,都是成长的养分。
你家孩子有没有类似的成长瞬间?欢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