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意象运用大师。读懂她在小说中的意象,阅读的快乐加倍又加倍。
倘若无心,很容易忽视掉这些细节。今天分析她的中篇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一些意象。
此刻,将自己化身为一名中学生,去研读文本细节,去理解作者的暗藏玄机。
伸出墙头的桃花寓意妻子"红杏出墙"
佟振保在车上遇见王娇蕊的当天下午,厂里放假,他提前回家。张爱玲是这样描写他家的房子:
他家是小小的洋式石窟门房子,可是临街,一排都是一样,浅灰水门汀的墙,棺材板一般的华泽的长方块,墙头露出夹竹桃,正开着花。
用“棺材板一般的乌泽的长方块”形容墙面,传递出强烈的沉闷、压抑之感。寓意佟振保婚姻生活的空洞、乏味,毫无生气。
夹竹桃“正开着花”伸出墙来,这抹亮色与生机代表妻子孟烟鹂的情感渴望。尽管个性内敛,恪守旧式传统,但长久的情感压抑和被丈夫冷落忽视,让她有了觉醒和反叛的意识。红杏出墙,为她后面出轨裁缝埋下了伏笔。
"绿"在男女情感语境里的特殊意象
书中多次描写王娇蕊身上的服饰,并精心描绘了不同质地的绿色。
一次是王娇蕊的丈夫出差后的第2天,佟振保下班回来遇见了从浴室出来的王娇蕊。
她穿着的一件曳地的长袍,是最鲜辣的潮湿的绿色,沾着什么就染绿了。她略略移动一步,仿佛她刚才所占有的空气上便留着个绿迹子。
“最鲜辣的”“潮湿的绿色”,颜色极为浓烈、张扬,满是蓬勃的生命力,代表着王娇蕊的鲜活热辣。
佟振保骨子里恰恰最喜欢这种性感的,放浪的女人,让其不自觉地靠近。
长袍 “沾着什么就染绿了” ,凸显出强大的侵蚀力,象征王娇蕊热烈奔放的情感和毫不掩饰的占有欲。她一旦介入佟振保的世界,就会留下独属于自己的印记。
而绿色在男女情感的语境里常常让人想起绿帽子,暗示配偶与他人有了不正当的男女关系。在诸多颜色中,张爱玲给王娇蕊穿上了绿色的衣服,且不惜笔墨大肆渲染,为她婚内出轨佟振保埋下了伏笔。
还有一个地方写到王娇蕊服饰上的绿色,有一天晚上电话铃响了,两个人在通道撞在一起,此时的王娇蕊身上穿着睡衣:
那沙笼布上印的花,黑压压的也不知是龙蛇还是草木,牵丝攀藤,乌金里面绽出橘绿。
灯光之下的王娇蕊,把佟振保看呆了。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相当暧昧地聊了一阵子。
搅得佟振保非常兴奋,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不断替自己的动情和动心找借口。此处睡衣上的绿再次为王娇蕊的出轨埋了小伏笔。
从白到黑,从顺从到觉醒
下面再看白玫瑰孟烟鹂的服饰:
初见面,在人家的客厅里,她立在玻璃门边,穿着灰地橙红条子的稠衫,可是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笼统的白。
记得还有一处描写过她的睡衣,有着白色的小印花。
孟烟鹂身上的白色,代表着她干净的内心世界,纯洁、温婉,是能让佟振保有面子的传统女孩形象。
但本质上佟振保并不爱她,她不堪忍受婚姻中的压抑、冷落和寂寞,最终出轨小裁缝。服饰也由白变黑。
有一天晚,她穿着一身黑,灯光下看得出忧伤的脸上略有皱纹,但仍然有一种沉着的美。
黑色具有多重意象,从白到黑寓意她人格的黑化,也表示她彻底跌入绝望的深渊,同时,黑色也有力量感,暗示她意识的觉醒,不再逆来顺受。
她看清了丈夫的为人,不再为他辩护,开始社交,开始诉苦,开始获得同情和友谊。张爱玲说她成长为一个勇敢地小妇人。
红玫瑰与白玫瑰,朱砂痣与饭黏子
最后,让我们来分析这句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名言:
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红玫瑰娇艳美丽,象征着像王娇蕊这类热情似火、充满生命力的女性,她们毫不掩饰自己的情感和欲望,勇敢地追求真爱,甚至不惜触犯社会的禁忌,有着强烈的个性和叛逆精神。
而且红色本身就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刺激性,代表着一种危险的诱惑,让男人既为之着迷又感到不安。佟振保在与王娇蕊的感情中,既享受着激情与快乐,又害怕影响自己的前途和名声。
白玫瑰纯洁无瑕,代表着孟烟鹂这种传统女性的温婉、顺从和寡淡无趣。因恪守传统礼教,行为举止端庄得体,也因此显得拘谨、刻板,缺乏个性和魅力,在感情中处于被动地位。
若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寓意着再圣洁的妻子,在婚姻的琐碎和时光的消磨中,也会变成庸常的、俗气的、甚至惹人厌烦的饭黏子。而没有娶到的红玫瑰成了胸口的朱砂痣,是无法忘怀的、充满激情和欲望的爱情象征,即使不能拥有,也会留下深深的印记。
若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寓意着再热烈滚烫的感情,也经不起婚姻和光阴的摧残,终会降温,甚至变得不堪。而没有得到的白玫瑰,则依旧在男人脑海里保持着初见时的温柔和纯洁。
这句经典名言,形象刻画了男人在爱情与婚姻中的矛盾心态,和既要、又要的贪婪心理。得不到的永远是好的,永远在骚动。
论对男女情感的理解,哪个作家能比得上张爱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