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确定政策目标的意义
1、能为制定政策方案提供方向性指导;
2、能为政策方案的规划和实施提供核心的评估标准。
(四十一)确定政策目标的原则
1、实事求是; 2、面向未来: 3、系统协调:4、明确具体; 5、伦理考量。
(四十二)政策方案的设计原则:
1、紧扣政策目标; 2、规划多重方案; 3、方案彼此独立;
4、方案要有创新; 5、方案切实可行。
(四十三)公共政策抉择的原则
1、尊重科学分析的价值:公共政策抉择的科学化对于最终的抉择者来说,就是要求抉择者充分尊重依据科学程序、运用科学方法和技术而提出的政策规划建议。
2、考虑各方利益的平衡:
(1) 人的理性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决策者不能完全依赖科学分析,而应该一方面利用民主决策机制,引导冲突各方通过互动信息对称,达成谅解、妥协和一致等。
(2) 另一方面要在不易利用民主机制时充分了解各方利益需求,全面权衡各方的厉害关系,尽量避免出现零和博弈,让各方都能从决策中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双赢或多羸的结局。
3、发挥决策者的能动作用:作为决策者,还应该有能力进行独立决断,无论身处什么样的决策体制和环境,决策者独立决断都是很重要的,它事关决策的整体质量问题。
4、遵照有关程序的规定:决策者还应该注意按规定的制度和程序进行决策。
(四十四)政策审议的基本方法:评估和择优。
1、我们有必要关注一下评估和择优的标准问题。
2、方案的评估与择优,是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的判断和选择。
3、为了尽可能地做到判断和选择的正确,要注意使用“逆向决策”的方法。
4、方案的评估和择优,还须对择定方案进行审查和评定。
(四十五)公共政策抉择的合法化
1、政策内容的合法化:决策者择定的政策在内容上不能与既定宪法和法律相抵触,必须合乎有关法律的原则甚至具体规定。
2、决策程序的合法化:
(1)行政系统的决策程序:
1法制部门的审查;2领导会议的讨论决定;3行政首长的签署发布。
(2)立法系统的决策程序:
①提出议案; ②审议议案; ③通过议案; ④公布政策。
3、政策的法制化。
(四十六)危机决策的构成要素:
1、决策问题的发生发展具有突然性、急剧性,需要决策者当机立断;
2、可供决策者利用的时间和信息等资源非常有限;
3、事态的发展危及决策单位、决策者的根本利益,并且决策的后果很难预料。
(四十七)危机决策与常规决策的差异:
1、目标取向不同。危机决策的目标取向是迅速控制危机事态蔓延,常规决策目标取向是解决常见公共问题,实现公共利益。
2、约束条件不同。危机决策时间紧迫,信息有限,决策者的自身素质和专业技术严重缺乏,而常规决策的时间充足,信息较完全,经培训者培训等措施提高决策者素质,技术成熟。
3、决策程序不同。危机决策权力高度集中,决策者主要依靠自身智慧和胆略,常规决策遵循特定例行程序和标准化的操作规程。
4、决策效果不同。危机决策结果往往很难预料,风险极大,而常规决策可控可调可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