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曾国藩(50)
(书接上文)
第六章 湖南贡院童子试 初识同乡朱尧阶(四)
尧阶带领子城探寻长沙旧闻轶事
二人正围着贡院边走边说,一不留神差不多走了大半个时辰了。此时,太阳也已西斜西下,二人不知不觉间也有些口渴肚饿了。作为兄长的尧阶主动说:“子城贤弟,不觉间天色已晚,不如先回客栈约上令尊一起去火宫殿吃些长沙小吃如何?”
这下,子城没有主意了。但,一向持稳的子城却并没有马上表态,故,尧阶也未发现子城有慌张之处。
其实,尧阶也只是听说火宫殿是长沙城的热闹去处,也只是对其仅知一二,听信人言认为是个有诸多好吃好玩的去处,至于怎么走也不是很熟悉。好在人已成年,虽不知亦不慌乱。
心想,须找个当地之人询问方可。当看到有一样貌干练的绅士老者时,就走上前去,向其寻问去往火宫殿的路线。这老者一看二人便知是来贡院考试的童生,也心生好感。就告诉他们现在火宫殿正在重修中,确实不是时候,即便去了也没什么看头。二人一听顿觉失望,不过稍顷即过,也就打消了前去的念头。
但尧阶觉得老者甚是热情,也想借机让子城对火宫殿有个详细的了解,就又向老者了解这火宫殿的来历。长沙本地人介绍,肯定远比自己介绍的要准确和详细的多。老者看年轻后生这么有兴趣了解火宫殿的旧闻轶事,也一时兴起,热情介绍到:
“火宫殿离贡院约有4里地,在这儿的西南方向,时下(1826年)正重修中”。
绅士继续说:“这火宫殿呀,过去是一座祭祀火神的庙宇,又名‘乾元宫’,建于乾隆十二年(1747年),到现在已经有80个年头了,有些灰雕呀、屋瓦呀也都破损严重,屋顶也几近于漏雨洞天;如果仅是椽条呀、檩条呀虫蛀,或者落漆需要补漏更换、刷漆除虫等,即使花功夫修修补补也算不得大工程,但现今却不是修修补补的事。如今,幸有客绅蔡世望联合本城的几位有实力之商贾,才有此重建火神庙之事,听说还要将其规模扩大,实乃幸事。宫殿取《易经》‘乾元亨利贞’之义,取名‘乾元宫’”。老者又似堪舆之家一样,讲起建筑眉色飞舞。
此时的朱曾二人也未想到,此次重修后,会由其好友、湘籍书法大家、四川学政的何绍基被罢官,于1861至1869年间主讲城南书院时,为火宫殿(戏台)题写之楹联:
象以虚城 具几多世态人情 好向虚中求实
味于苦出 看千古忠臣孝子 都从苦里回甘
此联至今仍在,仍为火宫殿一景,亦为有典故一说,此时,何氏书法之技已至臻熟,堪为何氏代表之作。
此时的曾子城,哪可能会想到二十六年后发生于此的一出闹剧,将成为其被迫远走衡阳的导火索(这将是什么情况?本书第三部《历练湘军》将专述此事,先按下不表……)?
老者又说:“火宫殿以‘火庙文化’祭祀为代表,此处名品素食汇聚,独有潇湘独特风格而引历代名人雅士仰慕纷纷慕名而来。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三日,这里都会举行大规模的祭祀活动,每到这天,火宫殿里人群熙攘、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实乃游人一睹长沙繁华盛状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