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教学,离不开朗读,我们可以想办法,把知识的讲授与朗读指导结合在一起。今天我教《论语》十二章,就在朗读中讲了三个知识。
一个是学生读文题,问为什么读论lun二声,而不是lun四声?于是借机解释了“论”的意思是“编撰”,“论语”就是“编撰的对话集”。
一个是学生读“不亦说乎”,问为什么读做yue四声,而不是shuo一声?引出“通假字”,又再回到课文,问问有没有其他通假字了。
一个是学生读这个“可以为师矣”,我提醒注意停顿,“可/以”,并板书:可,可以。然后让学生猜猜“以”是什么意思,告诉他们,以后文言中遇到“可以”应当读做“可/以”。
在读中讲,既是朗读指导,又是文句疏通、知识学习、知识积累。
随文讲。
串讲,看起来花的力气不少,但收效甚微,为什么?因为讲的都是碎片化的知识,“碎”的东西越多,处处是重点,也就没有了重点。
我们需要对一篇文言课文中的知识进行梳理,看看哪些是可以不讲的(留到以后再讲也没事),哪些是可以略讲的(与文本学习关联不很大),哪些是必须要讲的(如果不讲,会影响到本课的学习活动),然后,把这些必须要讲的东西,随着文本的阅读理解进程,适时讲出来。
我今天教《论语》十二章,学生读课文,理解语句大意,“三省吾身”,我问这里的“三”怎么理解?有人说是“确指,三次”,也有人说是“多次”,我们就讨论一下,哪个解释更好?然后,又切入到后面的一章“三人行”,是“三个人”还是“多个人”?然后老师进行小结:文言中的“三六九”,一般不是确指,而是“多人,多次”。
后来,我们又理解“饭蔬食,饮水”,这里的“水”,是“冷水”,我就问学生,“热水”在古代怎么说?他们有人说是“汤”,然后我又问,我们今天喝的“汤”,在古代叫什么?有人说是“羹”……最后,我跟他们说,有些词在古代和现代,词义发声了变化,我们把这种变化叫做“古今异义”。
在句意理解的过程中,逢山开道,遇水搭桥,适时疏通句意,讲解文言知识,并且通过这样的讲解,又加深了学生对文意的理解,可谓一箭双雕。
活动中讲。
文言教学不串讲,就必须组织形式丰富的课堂活动,在活动中,老师适当点评,择机讲析,可以起到“拨云见日”、“顿开茅塞”的效果。
我今天教学《论语》十二章,组织了两个好玩的活动。一个是ppt出示一组从课文里提炼出来的成语,让学生解释成语,然后选择一个成语,造句;一个是还原成语产生的情境,补全孔子当年跟弟子之间的“问答”。
这两个活动,吸引了学生的广泛参与。我预设到他们“造句”可能存在的问题,是成语与所造之句之间的“契合”。果然,有学生在使用成语“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造句的时候,将“我们每个人都必须要有自己的志向,要树立远大的志向”与这个成语匹配,我就提醒他说,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不是“要有志向”?他说,强调的是“不要改变自己的志向”,我又问他,是改变“别人的志向”还是改变“自己的志向”?这个孩子恍然大悟地笑了。
这里的“讲”,其实就想引导学生着眼于“夺”的语境义,理解“夺”的施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