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讲《《论语》十二章》,文言文教学目前存在最大的问题,就是串讲,尤其是逐字逐句的串讲。老师很累,学生听的也昏昏沉沉的,提不起兴趣来。那么文言文教学不串讲可以怎么讲呢?
可以在朗读中讲。文言文教学离不开朗读。把知识的讲授与朗读指导结合在一起。在这节课朗读中讲了三个文言文的语言现象。
首先读准字音。讲授的是通假字和多音字。论语的论,不亦说乎,由此引出通假字。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同又。
其次读准停顿,讲古今异义词。“可以为师矣”,可/以,可是可以,以是凭借。这是古今的异义词。还有另外的古今异义词,水是冷水,汤是热水。
读出情感。贤哉!回也!读出对颜回的赞美欣赏。词类活用,比如饭疏食中“饭”是名词活用为动词吃。
串讲看起来花的力气不少,但是我认为,为什么?因为讲的都是碎片化的知识,所以讲的东西太多,处处是重点,也就没有了重点,我们需要对一篇文言文课文中的知识进行梳理。看看哪些是可以不讲的,那些是可以略讲的,哪些是必须要讲的,然后把那些必须要讲的东西,随着文本的阅读理解进程,适时讲出来。比如说我让学生读课文,理解语句大意。读到“三省吾身”,我问三怎么理解?有人说三次,有人说多次,在这里是多次。
在朗读中讲,在活动中讲,你看,是不是避免了串讲的琐碎呢?聚焦,让学生知道重点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