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的魂魄
有个学生写《江南》的散文,有一句大意是这样的话:只有在江南,才会有张生与莺莺的传奇。她不知道,这段故事是在我的故乡山西。
张生面对着黄河大发感慨,金圣叹对张生的这一段直抒胸臆极为赞赏。张生道:“九曲风涛何处险,正是此地偏。带齐梁,分秦晋,隘幽燕。雪浪拍长空,天际秋云卷。”金赞为“便是曹公乱世奸雄语。”
然而这段浪漫传奇为什么以普救寺为背景呢?因为普救寺附近的蒲津桥是连接长安和河东的必经之路.秋日霜林染醉,是普救寺一带特有的柿树叶景。
母亲河流过山西,把魂魄留在了壶口。《水经注》载:“禹治水,壶口始。”壶口瀑布是黄河流域的一大奇观,是我国第二大瀑布。李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就是观壶口瀑布而得的神来之笔。
虽然也有地肥水美的沃土,山西的地理在我的印象中还是坚硬的山与奔腾的河,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山西的人也大多以内在的倔为性格的根本,这种性格,成就伟大,也成就卑微。
附 资料
徐继畲(1795—1873年),字健男,号松龛,山西五台东冶人。幼年,随父寓京,师从高鹗。父徐润第,进士出身,有《敦艮斋遗书》传世。
徐继畲亦中进土,授翰林院编修,屡屡升迁,官至福建巡抚。他也是睁眼看世界的先驱者。
中过文武举人的村是白家庄,文举白万鹏,清咸丰乙卯科中举:武举白全清,道光辛卯科中举。同徐氏一样,白氏一族是故乡的望族。
王凤山 国民革命军晋军第四十三军暂编第四十五师少将师长,一九四二年六月牺牲于万泉县西张瓮村。
王凤山,字鸣岐,山西省五台县东寨人。幼家贫,村人喜其聪敏,集资供给入小学学习。后考入太原国民师范学校毕业后投笔从戎,考入北方军校第一期工科。一九二七年以后,曾参加由子镇河率领的军官生队,参加“北伐”及联冯反蒋诸战役,历充第六十九师第二0三旅连、营长。王坚守阵地,次日亲率预备队反攻,战况异常激烈。特务连长王士新及金连官兵牺牲。王臂部负伤仍继续指挥,后又连中数弹,肠流腹外,以身殉国,时年三十六岁。第二战区长官部请恤,国民政府追赠陆军中将,并指令将万泉县西张瓮村更名凤山村。王遗有战地日记数十册,惜已散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