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语文》读书笔记

        现代语文课程结构的基本特点是以阅读为重点,我们是把四分之三的时间用于教师讲读课文,主要用于教师讲解分析课文思想内涵以及文章中的语文知识规律;而用于学生口头书面表达训练的习作课时间只占四分之一,并且这仅有的习作课时间许多教师还用来大量地传授写作方法,真正用于学生动笔表达实践的时间少得可怜。我们都知道,阅读与表达有着密切的联系,阅读可以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这当然不错,但我们忽略了问题的另一方面,即表达是一种专门的技能,必须通过学生亲身经历的大量的表达实践,才能真正熟练。

        作为一线语文老师,我们应该明白语文能力不是讲出来的,学习兴趣不是讲出来的,情感态度更不是讲出来的。讲,真的作用有限。”“如果再教好小学语文,怎么教?于老师说了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书,不但读,多读多背,多读多写。”这是于老师50余年语文教学的切身体会。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希望我们也能如此。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边边角角的时间看了两个多月,是看的第一本关于“语文教学”的书,读第一章的时候就爱不释手。原来这就是语文!于老师提出...
    昌小竹阅读 2,070评论 0 0
  • 阅读于永正老师关于《京剧艺术与语文教学》的论述,如开启了一扇全新的教学思路之门,让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更为深刻且...
    李琼阅读 53评论 0 0
  • 读于永正老师的《儿童的语文》,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新的思考,其中“语文老师要有素材意识”这一观点,更是让我深受启...
    李琼阅读 40评论 0 0
  • 于永正老师作为教育界的楷模,他在语文教学尤其是朗读指导领域的理念与方法,为众多教师指明了方向。拜读其文章后,...
    李琼阅读 84评论 0 3
  • 于永正老师在文中写到吕叔湘先生说的:“课外阅读对语文课来说,绝不是可有可无的。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不能放任...
    李琼阅读 76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