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语文》 读书笔记

      读于永正老师的《儿童的语文》,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新的思考,其中“语文老师要有素材意识”这一观点,更是让我深受启发。

      于老师将素材意识,视为语文教师必备的专业素养。在他看来,具备素材意识的老师,就像智慧的引路人,时刻在为学生寻找写作的“源头活水”。于老师自身便是践行者,生活里的一事一物,在他眼中都是珍贵的教学素材。

      于老师的素材意识,源于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对生活的热爱,对学习的坚持,以及持续写作的习惯。在教学中,他将生活场景巧妙融入课堂,让学生在真实的体验中积累素材。比如,带实物进课堂,引导学生观察写作;组织角色扮演,将表演转化为作文素材;抓住生活契机,如参观、生日等,让学生记录情感与经历。此外,他还借助课文、漫画、歇后语开展特色教学,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反观当下,学生写作常“无米下锅”,作文内容空洞、缺乏真情实感,这正是教师在素材引导上的不足。《儿童的语文》让我认识到,语文教师必须培养素材意识,从自身做起,用心观察、热爱生活,同时引导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挖掘素材,让语文学习回归生活,让学生的写作绽放活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边边角角的时间看了两个多月,是看的第一本关于“语文教学”的书,读第一章的时候就爱不释手。原来这就是语文!于老师提出...
    昌小竹阅读 2,070评论 0 0
  • 于永正老师说:“教语文,其实很简单。”初看到这句话很是震撼,明明那么难怎么就简单了呢?直到读完整篇文章,我...
    李琼阅读 57评论 0 0
  • 阅读时间:2022.11.13 阅读书目:《儿童的语文》 阅读内容:《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 ...
    柳墨云烟阅读 667评论 0 0
  • 阅读于永正老师关于《京剧艺术与语文教学》的论述,如开启了一扇全新的教学思路之门,让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更为深刻且...
    李琼阅读 53评论 0 0
  •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哪些是不变的?识字、写字、读书、作文、激发兴趣、培养习惯是不变的,至少在可预见的将来是不会变的。...
    暖阳_ab3b阅读 44评论 0 1